抓好“五金”新基建,扎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2-28 11:28:15

抓好“五金”新基建,扎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以需求为导向,精准对接我市各类产业发展需求,抓好五金新基建,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以小切口推动大改革,不断夯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实实在在搞好职业教育。

对接产业需求打造金专业

学校精准对接重庆市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需求,组建10个专业群,构建优势+重点+特色“244”专业群体系。

学校健全专业群发展机制,牵头成立重庆市土建类职业教育行指委,建立了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协同推进专业群发展;创新双循环动态调整机制,专业与产业匹配度达96%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证书

学校现有国家骨干专业1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重庆市高水平专业群2个、一流专业群3个、高等职业院校骨干专业7个;专业建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获批中德先进职业教育(SGAVE)合作项目1个、市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2个、市级现场工程师培养项目2个。

紧跟行业前沿建设金课程

学校依托实践教学基地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结对工程,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坚持标准引领,紧跟行业前沿。学校构建了职业标准岗位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标准链,结合企业真实工作任务,推动课岗对接、课赛融合、课证融通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将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时融入课程教学。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形成了智能+教学做评教学模式。

目前,学校建有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重庆市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6个、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3门,市级精品在线课程、一流核心课程等29门。

完善管理机制编写金教材

学校不断完善教材建设管理机制,推进优质教材建设,支持特色专业、重点专业教材开发,构建校企双元教材建设团队,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以及数字教材,强化效果导向,推动教材的系统性创新和整体化提升。

学校教师编写教材获评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7本,编写住建部十四五规划教材18本,获评重庆市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教材1本。

创新发展模式锻造金师资

学校坚持四有好老师标准,打造了一支德技双馨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

创新发展模式,健全教师评价机制,学校建成基于分类分层“1+3+N”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制度体系,推动教学改革创新;实施青苗”“毓秀”“头雁”“领航工程,规划教师成长路径,创立四维四阶四层教师培养矩阵提升教师能力;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引领,强化双师能力,专业课双师型教师比例近90%;坚持引育并举,扎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现有博士40余名。


当前,学校拥有国家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2个,重庆市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重庆市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市级高校辅导员工作室1个、市级示范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1个,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教师入选国家级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巴渝青年技能之星培养计划1人,重庆市巴渝学者青年学者2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2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重庆市优秀辅导员1人;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市级教学能力比赛奖项18项。

深化产教融合建设金基地

学校坚持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构建了基于真项目真工程的智慧开放共享式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产教融合共同体启动仪式

学校建成校内实训场地11.9万余平方米,拥有实践教学设备近10000台(套),总值超1.3亿元。学校牵头成立全国建筑产业现代化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重庆市智能建造职教集团、川渝建设职教联盟等,与国内外头部或知名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实习基地200余个。2024年获市发改委立项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设备更新项目,总投资约1.05亿元。

学校建成国家级“5G+智慧教育应用项目1个(重庆高职院校唯一,全国高职院校仅两所),并获全国典型案例,建设市级技能竞赛选拔基地2个,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筑产业现代化实训基地等11个市级及以上基地项目。


责任编辑:宣传部
抓好“五金”新基建,扎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