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器人与自动化学院:构建全维育人新生态的创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5-04-30 22:44:59 邹雨函 于晶 朱晓妍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器人与自动化学院创新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以浸润式教育为核心,通过多元活动载体构建起集思想引领、文化滋养、成长帮扶于一体的育人生态。这一模式突破传统教育边界,让教育真正融入生活场景,打造“沉浸式育人生态圈”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生动实践。  

一、顶层设计:以需求为导向,构建领导力直通机制

学院践行“一线工作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渗透力,建立常态化领导联系学生机制。在织梦韶‘花’书记院长交流会上,学院领导与女生代表围桌对话,从理工科女生职业发展困境到实验设备共享需求,从专业课程优化建议到校园文化空间改造,30项具体建议被现场记录并纳入督办清单。这种零距离对话让我们感受到学院的诚意,参与学生表示。  

活动创新融入非遗文化+校训传承元素,师生以戳戳绣为载体,将求是创新校训化作针线艺术,在协作中深化价值认同。活动既展现了理工科女生的人文情怀,更通过领导参与机制将思政教育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力,真正实现从倾听诉求到推动变革的闭环。

图片1.png

二、精准育人:用场景重构实现成长赋能

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隐形需求,学院开创“‘刻交流,励语相授餐叙助学模式。励志故事分享与定制餐食形成情感纽带,通过鼓言互享环节引导参与学生敞开心扉。有学生坦言:第一次发现,讲述自己的故事也能成为照亮他人的光。

活动突破传统助学形式,以去标签化为切入点,将定制雨伞设计为具象化情感符号。风雨同行的寓意与现场的祝福相映成趣,构建起物质帮扶与精神滋养的双重支持体系。这种场景化、沉浸式的交流模式,使助学工作从经济解困升华为价值引领,培育出互助共进的成长共同体。

图片2.png

三、红色铸魂:以艺术赋能党建,激活青春信仰

在五四运动106周年之际,学院将红色教育融入纳斯卡巨画创作,打造党恩永铭记·青春绘宏图特色品牌。200余名师生通过誓词重温、巨画拼接、集体诵读三大模块,将10米画布化作信仰表达的舞台。各小组以数字绘画技术预设计,现场采用模块化协作,最终呈现的巨画既保留传统涂鸦张力,又彰显科技赋能特色。  

活动创新实现三个融合:将党建与美育融合,在色彩碰撞中深化党史认知;将个体创作与集体叙事融合,通过画布拼接诠释小我融入大我;将仪式教育与行为实践融合,用铿锵誓言激活使命担当。这种体验式党建模式,使95%参与者表示对红色文化有了更立体的理解  

图片3.png

四、生态构建:从活动创新到机制突破

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实践探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育人矩阵:首先,空间再造:将心理团辅室、田径场等场所转化为育人场域,实现功能空间育人空间的升级第二,资源整合:联动非遗手工技艺、心理健康指导师、艺术导师等多元主体,构建协同育人资源池。  

五、结语  

机器人与自动化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生动实践证明:当教育走出教室、融入生活,当领导力下沉到一线、资源汇聚成生态,就能激发出令人惊喜的育人效能。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浸润式教育理念,让更多青年在充满温度的教育生态中,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答卷。

责任编辑:学生工作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器人与自动化学院以“浸润式教育”为核心,通过多元活动载体创新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