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映春,壮韵留光|学生社区举办摄影展活动
风吹春意盎,花开三月三。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重要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与历史记忆。歌圩对唱、踏青祈福、民俗表演...... 这些独特的文化符号,不仅是壮族人民的精神寄托,更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瑰宝。“医心映春,壮韵留光”摄影展,呼吁医大学子们用有温度的镜头, 记录文化绽放瞬间。镜头之下,是三月三的欢声笑语,是壮族文化的千年回响。每一帧画面,都是时光的定格,每一抹色彩,都是文化的传承。
活动期间,同学们踊跃参与,用镜头聚焦民俗或定格校园美好,展现大家对生活的热爱与创意。让我们走进“医心映春·壮韵留光”摄影展,走进光影交织的壮乡情,聆听山歌悠扬,触摸春日温度,感受壮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人物篇:歌者吟春,情满壮乡
每一张照片都在诉说壮族的故事,少女身穿亮丽的衣裳,少年郎唱着响亮的山歌……让人们驻足。走近这些跃动的光影,触摸壮家文化的温度,听见照片里传来的歌声与欢笑。
美食篇: 饕餮佳肴,味蕴八桂
蒸笼掀开的那一刹那,琥珀色的糯米饭裹着枫叶香,在氤氲热气里微微颤动。每一粒糯米都饱含山泉的甘甜,每一道褶皱都藏着壮家阿妈手心的温度。
民俗篇: 火树银花,竹舞欢腾
这里,竹竿叩响大地的琴键,舞者跃动的剪影与清脆的节拍同频共振;火花盛放夜空的星雨,千万点炽热金芒织就转瞬永恒的璀璨图腾。每一张照片都是时光的切片——竹影交错间飞扬的裙裾,火花迸射时凝固的笑颜,都在诉说着"三月三"跳动的文化脉搏。
每一幅作品都是壮家儿女对"三月三"的深情告白——用光影记录节庆的欢歌、舌尖的春味、竹竿间跃动的节奏。我们将山歌的悠扬、糯饭的清香、跳竹竿的韵律、打火花的璀璨,化作永恒的光影诗篇。本次摄影展的优秀作品将在西区学生之家二楼长期展出,欢迎您走进“一站式”学生社区,亲历这场"看得见的山歌会",让壮乡的热情与欢腾,在星火跃动的光影中为您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