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育人活动丨“轻”启“职”航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训练营
“轻”启“职”航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训练营
管理学院·李敏仪
一、案例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但在职业发展中仍然面临比男性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受传统思想影响,女大学生女性主体意识薄弱,对就业创业缺乏足够的信心和动力,参与性和主动性不足,就业创业意识有待改观。其次,受当前经济形势和疫情的叠加影响,女性创业难度大、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女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更好地帮助女大学生们开启自己闪亮的职业生涯,散发魅力,独立进取,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敢于表现自我,用优雅姿态成就梦想,管理学院特别与海珠区妇联、广州祺林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联合打造“轻”启“职”航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训练营的政校企产教融合共建活动,将就业创业服务带进学生社区,实现社区思政育人的“接地气”。
图1 “轻”启“职”航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训练营揭牌仪式
二、思路与设计
(二)开设职业生涯课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为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健全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借助海珠区妇联开展的女性人才成长赋能培育“海燕计划”,联合广州祺林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来整合多方资源,组建讲师团,构建面向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课程体系的社区化“海燕大讲堂”,通过“她预见”(职业生涯规划)、“她交流”(法律和心理咨询)、和“她守护”(应对职场性骚扰)等课程,将先进思想理念、创业就业经验、正能量故事等带给女大学生,健全女大学生“就业思政”教育体系,助力女大学生从校园人向职场人的转变。同时,建立帮扶资料库,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跟踪服务。
图2 “轻”启“职”航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训练营公益讲座
(一)开展公益主题讲座,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链接优秀讲师和企业资源,引进优秀创业女性进高校进学生社区为女大学生等群体开设公益主题讲座,进行女性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的经验分享、互动交流,通过打造一支政治素养高、专业基础扎实、社会视野广阔、行动力卓越的女性人才队伍,团结带领女大学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做敢于追梦的奋斗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图3“轻”启“职”航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训练营第一期课程
图4:轻”启“职”航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训练营第三期课程
(三)链接实习就业岗位,提升就业精准对接
借助海珠区妇联的平台,建校企就业对接平台,引进巾帼企业对女大学生开展技能培训,畅通相关就业政策和招聘信息发布渠道,有针对性地挖掘适合管理学院女大学生的岗位信息,推出面向管理学院女大学生的专属空中双选会,从而更好地促进供需匹配,提升就业精准对接。
(四)开展走进企业活动,强化典型示范引领
积极发挥海珠区妇联女企业家协会团体会员的作用,组织成功职业女性与女大学生开展交流,畅谈职场困惑、分享职场经验、根植创业情怀,强化优秀职业女性的示范引领作用。计划带领女大学生走进当地相关知名企业,帮助女大学生了解行业、企业、职业,全面认识职场,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提升生涯规划主动性。
(五)搭建双创服务平台,激发创新创业热情
为落实“六稳”“六保”,以创业带动就业,通过海珠区妇联的桥梁联合多部门开展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女大学生创新创造热情,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发掘和培育一批优秀女大学生创业项目和典型,搭建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展示、交流、服务的平台。为进一步激励女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事业,依托海珠区妇联的资源为具备创业意愿的女大学生举办“创业训练营”等创业培训,借助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为女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实现创业项目、合伙人对接。为女大学生创业项目优先提供进驻当地女性众创空间进行孵化的机会。为女大学生创业成果优先提供线上、线下平台展示机会。同时,组建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导师团。发挥女企业家导师的优势和作用,为女大学生创业提供纯公益的创业咨询、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结对服务等。
图5:轻”启“职”航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训练营走进社区
(六)设立互助专项基金,加大就创帮扶力度
为加大困境女大学生帮扶力度,争取通过各界的帮助设立互助计划专项基金,为管理学院的困难女大学生提供助学助困、提素赋能服务,做好精准帮扶。同时,通过心理支援和关怀,增强困难女大学生的就业信心,助力其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就业。
(一)为即将走上职场道路的女大学生指明了方向,树立了信心,实现女大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开启职业思考和职业规划的旅程,掌握女性成长知识,提升求职竞争力。
(二)以《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促进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篇章”为行动指南,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提升就业能力。完善落实就业创业支持政策,高校和属地政府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拓宽女大学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
(三)引导管理学院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调整好心态,全面理性地进行自我定位,认清社会发展趋势,把握就业创业机会,全面提高个人职业素质和实操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为进入就业实践环节打好基础。
(四)从理论、政策、创业指导等不同方面入手,引导女大学生树立创业精神,增强创业意识,开创创业思维,参与创业实践,提高创业能力,拓展实践能力、主动精神、市场思维,推动社会更加关注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即将走上社会的女大学生在创业就业大潮中保驾护航。
(五)多方联动、多项举措激发女大学生创业热情,促进女大学生高质量、更充分地就业,实现女性自身价值,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她力量”。
(六)作为公益服务女大学生的培养项目,协助政校企产教融合共建平台,积极引进优秀的就业创业导师,通过社会化的学习和辅导方法,打破了市场上传统女性领导力培训课程的高价形式,同时为部分家庭困难但致力于自身成长的优秀青年女性大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培养她们融入社会和未来就业创业的能力。
四、经验与启示(一)从理论的角度
一是完善了就业工作育人的体系,加强了政校行企之间的互动配合,实现就业指导与市场培养的双向沟通;
二是加强了就业工作群的建设,更好地创新了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合作模式。
(二)从实践的角度
首先,思想教育引领,转变就业观念。
借助政校行企产教融合共建的平台,整合社会力量,发挥了校外女企业家导师群体的力量,以榜样效应有效地帮助女大学生提高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形成正确的自我定位和专业认知,树立正确的择业创业理念;
其次,优化课程指导,提升规划能力。
打通了“学校、政府、企业”的边界,实现三者联动,优化课程指导,使就业指导与市场动态相结合,创新就业指导模式,强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做好女大学生的引路人、贴心人、知心人的角色,支持和帮助女大学生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真真切切提升了女大学生的规划能力、就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扎实做到“固本疏源,重基求新”;
再次,搭建校企平台,实现精准对接。
精准对接女大学生的需求,开展精细化的精准团队辅导,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提供职业发展的个性化服务,同时培育和开拓就业市场,促进用人单位与女大学生的精准匹配对接,全面实现就业“精准”和就业“小康”;
最后,做实就业工作,强化项目辐射
以训练营为平台,将就业工作做实,实现就业工作成果化,推动就业工作者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并以此打造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实现社区思政项目化,从而扩大项目的辐射范围和提升项目的影响力。
编辑丨袁润民
审核丨张巧真
内容来源丨学生工作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