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工商学院:党建引领、服务育人、实践创新、文化浸润”四位一体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新格局
福州工商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号召,旨在打造集学习、生活、娱乐、运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社区,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通过“党建引领、服务育人、实践创新、文化浸润”四位一体的经典做法持续深化社区服务模式,拓展育人平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强化先锋模范
学校坚持学生在哪,党的工作就到哪,积极推进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工作,社区建立以来,积极组织开展理论武装工程,通过《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专题学习会、“红色书籍”分享会、雷锋精神学习会、“主题团日活动”等活动,累计参与学生7981人次。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实施“学生党员微党课”“理论宣讲团进社区”等,强化学生政治素养。打造理论武装课堂,增强思想引领力;积极创新组织生活形式,推行“三会一课”制度,并将主题党日活动延伸至社区,进一步增强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积极组织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项目,累计落实135个服务项目,如“心桥共筑”书记面对面交流会、“学生党员答疑团”“清清校园行”等,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积极组织队伍协同行动,设立党员宿舍示范岗、志愿服务岗和文明督导岗,通过推行“设岗定责”和“五个一”积分管理制度(涵盖发展党员培训、主题党日活动、志愿服务等多个方面),党员参与率高达99.15%,有效强化了党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构建“学校党委-学生党委—党支部-理论学习小组-寝室”链条,实现网格化全覆盖,实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二、服务育人:践行“主人翁”精神,深化社会责任
学校积极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功能。一是优化学生“自运营团队”,将团委学生会职能部门下派到社区,负责学生社区的日常管理、活动组织、服务提供等工作。学生组织通过社团活动、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方式参与社区建设,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主人翁意识。二是在学生社区设立党员先锋岗,由学生党员担任,负责提供日常咨询服务、解决学生诉求。参与学校重大活动服务,如“志愿献血行动”“学生党员进社区”等,发挥模范作用。党员先锋岗的设立增强了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三是学生社区组织志愿者参与学校迎新、宿舍管理等工作,为新生提供贴心的帮助和指导及四安校园的建设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氛围。四是学生社区积极组建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力乡村振兴和文化产业发展。
三、实践创新:精准帮扶,助力全面发展
学校积极构建精准帮扶机制,如“1对1”就业帮扶、学业帮扶及“1对N”考公考研帮扶机制,提供全过程指导,助力学生成长。一是招募并培训优秀学生及志愿者组成学业帮扶队伍,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对一或小组辅导,解答学习疑惑,分享学习方法,同时通过评选优良学风班级提升学习氛围。二是对就业困难学生群体进行分类指导,提供“云服务”,如就业云帮扶、云指导、云宣讲、云咨询等,同时与企业合作,召开校园招聘会,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加“精细化”的就业服务。三是积极开展考研讲座,考研分享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增强信心,以最佳状态迎接考试。四是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经验分享会、职业生涯规划讲座,邀请企业导师进社区,为学生提供实战指导和职业规划建议。
四、文化浸润:传承红色基因,营造育人氛围
通过红色传承、环境浸润、实践体验三位一体,构建“浸润式”育人环境,推动思想教育从“认知”走向“认同”,从“课堂”走向“生活”,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新格局。一是举办党支部微党课比赛,党员通过准备和讲授微党课,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强化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二是通过举办班班校歌合唱大赛,提升全体学生爱校、荣校、护校意识。形成“人人会唱校歌、人人爱唱校歌”的浓厚氛围,持续引导师生展爱校情怀、担荣校使命,进一步提升学校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通过举办红歌合唱大赛,让历史可触摸、文化可传承、集体可凝聚。当师生齐声唱响红歌时,不仅是声音的共鸣,更是红色基因的延续、集体情感的联结与价值观的共振;四是举办传统文化活动,让历史与现代对话,让文化与生活共鸣。它不仅实现了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更通过教育普及、社区凝聚和社会服务等多重路径,展现了深远的时代价值。让传统文化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民族精神的永恒坐标。五是开展班级主题团日活动,以思想引领为魂,以团队协作为基,以个人成长为径,以社会责任为向。它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理论的力量,在协作中体会集体的温暖,在挑战中挖掘个人的潜能,在实践中担当公民的责任。全方位、浸润式的成长体验,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