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籽“一站式”学生社区揭牌!幸福感UP!UP!
石榴籽“一站式”学生社区揭牌仪式现场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韦国善致辞
韦国善在致辞中,对“一站式”学生社区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加强党建引领,筑牢思想根基。“一站式”学生社区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体制机制创新,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抓手,各部门要让学生社区真正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使其成为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的最好抓手、防范风险挑战的前沿阵地、培养时代新人的创新场域。
二是强化以学生为本,关切学生需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及时主动关心、回应学生的诉求及意见。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把社区建设成为集思想、健康、教育、学业、管理、服务于一体的德育新空间。
三是深化统筹协作,凝聚育人合力。各部门、各学院要创新服务机制,加强管理服务协同,强化主体多元,积极推动各类有益资源、育人力量和体制机制同步下沉到学生社区;要聚焦任务、打开思路、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强化社区建设内容供给、载体建设和创新特色,发挥更多服务功效,实现内涵式发展。
党委书记邹华玲,校长韦国善为“一站式”学生社区揭牌
韦国善号召师生要以此次“一站式”学生社区揭牌启用为契机,共同打造具有边疆特色、民族特色、幼专特色的“一站式”学生社区,让“一站式”学生社区成为助力我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大舞台”。
党委书记邹华玲(右一)首次体验学生社区的咨询服务
校长韦国善(左二)在石榴籽“一站式”学生服务大厅指导工作
党委书记邹华玲、校长韦国善一行走访学生社区学前教育学院就业创业工作室
党委书记邹华玲、校长韦国善一行走访学生社区心理健康活动中心
石榴籽“一站式”学生社区功能区布局
石榴籽“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整合各方资源、精准对接学生需求,常态化为学生提供便捷服务的具体行动。我校将不断深化学生社区建设内涵,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实践中谋求发展,在开拓中不断创新,以“五心五力”构建党建引领、思想奠基等“五维一体”的学生社区新格局,努力将“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成为学生多维成长新空间。
石榴籽“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大厅
石榴籽一站式学生服务大厅选址在创新创业园,集合学工、教务、团委、后勤、党政办等部门50余项业务,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服务宗旨,一站式为学生办结学生事项。
学生健康小屋
学生健康小屋位于一站式服务大厅北侧一楼玻璃房,主要是提供集身高测量、体重测量、血压测量、视力测试等基本卫生健康服务。
学生心愿小屋
学生心愿小屋位于鸿儒馆一楼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同学们可以在心愿树上粘贴心语心愿,也可以通过心愿邮筒投递烦恼。如果希望收到回信,可以将姓名、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写在信上,并标注:希望得到回信。中心老师会在坚持保密原则的基础上及时收信、及时回应,确保每一份期待都有回响。
学生自助打印室
学生自助打印室位于一站式服务大厅南侧一楼玻璃房,配备2台电脑和打印机,为每位学生每学期提供免费打印学业成绩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国家助学金申请表、校内助学金申请表、校内特殊困难补助申请表、勤工助学申请表和需要学校加盖公章的各类证明材料其中的1份,以更好服务学生自助打印。
石榴籽辅导员活动研究室
石榴籽辅导员活动研究室在创新创业园二楼213室,主要实现辅导员的工作、活动、研究和实践服务等功能。辅导员活动研究室可以实现辅导员接待和解决学生问题,与学生谈心谈话。同时,该场地还可以满足辅导员工作室日常活动研究的工作需求。
石榴籽心理健康活动中心
石榴籽心理健康活动中心在鸿儒馆1楼建设有学生心愿小屋、预约接待室、个体咨询室、音乐放松室,在鸿儒馆2楼建设有情绪宣泄室,个体咨询室,沙盘游戏室,案例研讨室,能够满足我校学生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危机干预与预防等7大主要工作内容。
石榴籽“星火”党建工作站(多功能活动室)
·
“星火”党建工作站(石榴籽多功能活动室)在创新创业园二楼215室,主要提供给学生社区的学生党支部、学生团支部开展党员活动或团员活动。另,可以开展学术从游、生涯指导、就业创业培训、心理健康等学生活动。以实现党建对学生社区的引领和丰富学生社区活动。
石榴籽学生社区主题学生公寓
石榴籽学生社区将面向1-7号学生公寓开展学生宿舍文化创建工作。一是重点将2号学生宿舍楼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宿舍,内部打造石榴籽书屋、特色文化墙、电视宣传屏和天井文化创设。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开展好学生社区工作;二是在1-7号学生公寓的大厅和每个宿舍楼层开展文化创建,每栋学生宿舍楼一个文化主题,包含党史党纪学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教育家精神、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风校风教风学风教育和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等文化创建主题,使每栋学生宿舍一个主题,统筹推进学生社区发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