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两强“一站式”学生社区|第九公寓开展红色足迹宣讲系列活动(第一期)

发布时间:2025-03-24 22:00:01

2025年3月15日,管理学院“两强”学生社区开展了“追寻革命星火 赓续红色血脉”红色足迹宣讲系列活动第一期,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建引领,激发学生参与“两强”学生社区建设的内生动力,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本期宣讲人是220711班周佳怡同学,她来到了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小乡展览馆。

第一部分:第一期红色足迹

图片1.png

小乡展览馆于2006年7月1日开始建馆,到2007年7月1日竣工并正式对外开放。整个展馆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其中馆舍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小乡作为吉林省农业战线上的一面红旗,以其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精神,在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惊人的辉煌。八女治水、大战白头沟、治理五分地等一个个扣人心弦的动人故事,在吉林大地上广为流传,成为激励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二部分:宣讲内容详述

20世纪60年代“学大寨、赶小乡”的口号使榆树小乡闻名全国。当年,以苦战奋斗的带头人齐殿云为代表的小乡人,在贫瘠的土地上挥洒着汗水,创造了杰出的业绩。

“小乡”地处吉林、黑龙江两省三市交界,全乡辖区面积150公顷,其中山地面积100公顷。1962年,小乡生产队组建,条件十分艰苦。全队16户农民共73人,劳动力仅有19名,且多为老人和妇女,壮劳力极少,生产队全部家底是六头老牛、两头毛驴和一辆破花轱辘车。

1962年,齐殿云担任小乡农业生产队政治队长。作为村里唯一的共产党员,她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改变小乡面貌的重担。岗地是白浆土,洼地是黄鳅泥,小乡土质贫瘠,时常遭山洪侵袭。为赶在耕种之前修好排水渠,齐殿云带领全村的七个女劳力顶着冷风,脚踏着冰碴挖渠排涝,在大山脚下建壕挖沟,大面积达到1700多平方米,保护了耕地,成功解决了小乡的水涝灾害,成就了“八女治水”的美丽佳话。

在齐殿云的带领下,“花钱靠救济,吃粮靠返销”的穷小乡变成为团结奋斗、意气风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富庶小乡。小乡人给予齐殿云以高度的评价,称“她是焦裕禄式的好党员,我们敬佩她、爱戴她,永远不会忘记她。”

第三部分:宣讲学习意义

小乡展览馆承载着对小乡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再现了小乡人民在共产党员齐殿云的带领下,发扬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苦战实干,一心想着为国家多做贡献,一举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生动历史。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期“追寻革命星火 赓续红色血脉”红色足迹宣讲系列活动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红色精神的坚守和传承,激励学生争做新时代的红色精神传承人,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罗佳
管理学院“两强”学生社区开展了“追寻革命星火 赓续红色血脉”红色足迹宣讲系列活动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