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阁社区:12月回顾,学业导师与你相伴
十二月,信息科学学院唐共波老师、新闻传播学院黄珊老师、心理学院丁宇老师、外国语学部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田昊老师、外国语学部应用外语学院刘明谦老师、外国语学部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荣元老师、文学院程海伦老师、文学院胡亮宇老师、教师教育学院郑航老师、马克思主义学院宋鑫老师、新闻传播学院孙美诚老师、商学院陈胤默老师十二位学业导师为同学们带来“为你讲”“陪你聊”“带你去”三个板块的学业指导,同学们踊跃参与,受益良多。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精彩瞬间吧!
12月8日,信息科学学院唐共波老师开展了主题为“ChatGPT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的讲座。唐老师从“ChatGPT与人工智能”、“ChatGPT等大模型的应用”、“ChatGPT系列模型与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此背景下我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四个板块展开讲座。唐老师首先询问同学们对“ChatGPT”的了解程度。在讲座氛围活跃后,引入了“ChatGPT是能与人类进行对话式交互的强大、灵活、聪明的人工智能助手”这一概念,讲解了通用人工智能的定义及能力。唐老师梳理国内“类ChatGPT模型”,包括文星一言、星火大模型、通义千问等,说明国内大模型“百花齐放、发展空间大、市场需求大”的发展现状。最后,唐老师提出,面对“ChatGPT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积极拥抱新技术变革,努力提升自身能力。
12月14日,新闻传播学院黄珊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新闻传播方向出国留学规划》的讲座。黄珊老师结合自己的留学经历,详细讲解出国留学的申请流程和所需准备,并与同学们分享了在国外生活和学习的经验。接着,黄珊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其他热门留学国家的知名院校,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关于留学国家和院校选择的建议。
在课程的最后环节,黄珊老师留出时间让同学们自由提问。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积极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黄珊老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每一位同学的疑问,给予了实用的建议和指导。
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对出国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也有了更明确的规划。黄珊老师的分享和指导,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更为他们的留学之路点亮了明灯。
12月15日,心理学院丁宇老师为同学们带来讲座——《电子游戏与心理学》。丁宇老师介绍了游戏设计中的蕴含的心理学知识,指出一个好的游戏应当是一系列有趣且有意义的选择,而这些选择背后隐藏着许多心理学原理。他提到,持续的奖励反馈来调剂重复是游戏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种技巧不仅可以应用于游戏设计,也可以应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
老师还分享了应对游戏成瘾的小妙招。他指出,合理安排时间、设定目标、寻求支持等都是应对游戏成瘾的有效方法。同时,丁宇老师还分享了游戏化实践的例子,告诉同学们如何利用奖赏和惩罚来提高自己的学习工作效率。最后,丁宇老师介绍了基于电子游戏的心理测量——一种比MBTI更准确的人格测试。他通过分析电子游戏中反映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性格特点。此次讲座生动有趣,同学们收获颇多,对心理学有了全新角度的认识。
12月1日,外国语学部东方语言文化学院田昊老师带领同学们前往宋庆龄故居,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地研学活动。这座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园林庭院,环境幽雅,景色宜人。进入故居后,田昊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展览馆。展览馆内陈列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文献,详细介绍了宋庆龄女士的奋斗轨迹和传奇一生。通过这些展品和讲解,同学们对宋庆龄女士的生平和事迹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了解。接着,田昊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故居的主楼。在这里,大家参观了宋庆龄女士的会客厅、办公室、餐厅、卧室和书房。通过这些细致的参观,同学们了解到宋庆龄女士是一位非常喜爱阅读、热爱工作的人。田昊老师感慨地说:“她是把工作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这次实地研学活动让同学们对宋庆龄女士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激发了大家学习她敢为人先、不惧艰险的精神的热情。
12月1日,外国语学部应用外语学院刘明谦老师带领同学们前往中国工艺美术馆,开展了一次难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旅。刘明谦老师首先与同学们进行互动,询问大家对非遗文化的了解以及各自家乡代表性的非遗文化。刘明谦老师随后向同学们介绍了非遗文化的定义、特点、分类、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工艺美术馆的历史、馆藏珍品、在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讲解完毕后,刘明谦老师建议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参观,开展“寻宝”探索活动。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投入到“寻宝”活动中,仔细参观每一件展品,认真记录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每一项非遗文化的历史、特点和传承情况。通过这次参观和学习,同学们对我国各地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保护过程中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有了新的思考。他们深刻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自己在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方面所肩负的责任。
12月7日,外国语学部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日语系荣元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了中国考古博物馆。中国考古博物馆建筑壮丽庄重,展厅气势恢宏,设计精美巧妙。行走在绘有历史轴线的黄铜地面上,两侧林立着满是文物的高墙,让人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氛围。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沉浸式欣赏出土文物和珍贵古籍,聆听文物诉说着的古老故事。精美的玉器、古老的陶器、神秘的卜辞、珍贵的壁画,每一件沉睡千年的文物都让同学们惊叹不已。这些精美沧桑的青铜器和陶瓷艺术品完美地展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的高超智慧和独特审美。行走在嵌入了多媒体复原的远古人类活动的石壁长廊内,同学们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触碰到文明起源的火苗。
荣元老师也向同学们强调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她指出,历史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只有通过了解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现在和未来。她鼓励大家要培养历史的眼光与视角,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
12月8日,文学院程海伦老师带领同学们前往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在本次研学活动中,程海伦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两个展览——《“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与再造》和《甲骨文记忆》。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汇集了先秦至永乐年间的书籍史料,犹如一座蕴藏丰富的矿山宝藏。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实际参观,同学们感受到了《永乐大典》的版式之美、纸张之良、用墨之精,文字和插图相结合,深入学习了其中蕴含的古籍知识。《甲骨文记忆》展示了甲骨文的历史和价值。甲骨文是商代晚期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展示,同学们了解了甲骨文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以及它与《史记》等古籍的相互印证关系。
此次研学活动中,同学们深入了解了《永乐大典》和甲骨文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这次活动也激发了同学们对古籍研究的兴趣和热情,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月1日,文学院胡亮宇老师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大哥你读博士读它有啥用啊》的沙龙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胡亮宇老师首先向同学们阐述了读博士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攻读博士学位所需具备的条件和要求。他通过分享自己的博士生经历和心得体会,向同学们传授高效学习与工作的技巧和方法,使大家对学术研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胡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方向,并纷纷向胡老师提出自己的困惑。随着与老师沟通与交流的深入,同学们对于自己毕业后的选择有了更清晰的思路,人生规划也逐步明晰起来。
12月4日,教师教育学院郑航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留学与个人发展》的沙龙活动。郑航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和朋友们的留学经历,详细介绍了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包括适应新环境、结交新朋友、克服语言和文化障碍等方面的经验。接着,郑航老师分别讲解短期留学和长期留学的特点与所需准备。她列举了留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并鼓励同学们在遇到困难时向有经验的学长学姐请教。
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关于留学的顾虑,郑航老师一一给予建议和解答。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同学们不仅收获了宝贵的知识和经验,还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认识。
12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宋鑫老师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大学的体验》的沙龙活动。宋鑫老师结合自己的个人求学经历和心得体会,从学习规划、能力提升和资源享用三个方面,与同学们分享了大学生活的点滴感悟。她强调了制定明确学习计划和目标的重要性,并提供了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同时,宋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在大学期间如何通过参加各种社团和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鼓励同学们积极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技能。
在交流环节,同学们纷纷向宋老师提出了自己关于大学生活的困惑和疑虑。宋老师耐心细致地解答了每一个问题,并给予了富有针对性的建议。她的热情互动和真诚解答让同学们倍感温暖,也让他们对大学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12月28日,新闻传播学院孙美诚老师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卡牌游戏:不为坏情绪买单》的沙龙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孙美诚老师带领大家利用欧卡进行放松。通过抽取不同的卡片和纸条,同学们在安静的环境中思考、绘画,并相互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和感到焦虑的事情。这种独特的放松方式让同学们逐渐放松心情,释放了内心的压力和焦虑。
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共同创作了一幅作品,收获了快乐和愉悦。同时,大家也深刻领悟到“不必着急,你可以慢慢来”的道理,懂得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平和的心态,珍惜当下,慢慢成长。
12月29日,商学院陈胤默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用经济学思维规划大学生活》的沙龙活动。
陈胤默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对大学生求职的影响。她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经济环境对就业市场的冲击,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些变化。接着,陈老师运用经济学的思维和方法,帮助同学们找到自己的个人定位和职业发展方向。她引导同学们思考自己的兴趣、优势和市场需求,并提供了实用的职业规划建议。
陈老师还分享了用经济学思维撰写个人简历和制定大学规划的经验。她强调了突出个人特点和与目标职位匹配的重要性,并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实用的简历撰写技巧和规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