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推进“四个+”融合 打造“一站式” 学生社区新业态

发布时间:2024-12-16 11:14:49

一、推进“社区+党建”相融合,强化组织育人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积极探索并大力推进“社区+党建”的融合模式,构建全方位、深层次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工作新体系。此体系不仅强化了顶层设计,还明确将“一站式”学生社区的综合管理模式深度融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与人才培养战略之中。各学院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创新党建工作方法,丰富党建活动内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党建与学生社区工作融合新模式,有力推动了学校党建工作的整体提升。会计学院设立党员先锋岗,通过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调动每位党员的工作热情,进一步增强党员同志们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核心意识,激发了党员教师内驱力。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建设党员工作站,组建“教师+学生”党建服务队,全方位、宽维度、多领域服务学生学习生活,使党的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引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累计服务学生2560人次。学校设立学生党员宿舍107间,进一步增强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表率意识,党员们用实际行动为身边同学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争做理想远大、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先锋模范。学校真正做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实现党建与学生社区工作深度融合与发展。

二、推进“社区+服务”相融合,落实一线规则

学校不断优化学生管理服务体系,完善思政队伍,将“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成为各方协同育人的共同体。通过校院领导干部、多元思政力量、专业导师等力量进驻学生社区,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对学生进行全过程陪伴和全方位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与困惑。学校领导带头下沉到学生社区,每周四“校领导接待日”,校领导一对一对接学生问题,解答学生疑惑。举办“校领导午餐会”,让学生面对面提出意见建议,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每位校领导每学期至少通过一次专题党课,向职能部门、学院师生传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理论成果、党史国情教育等,丰富思想理论,提升思想境界。由思政课教师、心理咨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师等组成的思政力量常态化进驻社区,96名专职辅导员通过排班制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生活”,24小时为学生保驾护航,打通社区“最后一公里,打破传统师生壁垒,疏通反馈交流渠道,拉近师生身心距离。学院每月举办“教授下午茶”,从专业知识层面帮助同学们深化对学业学习、学科前沿的深入了解,为大家梳理生活和学业方面的经验建议不断提升学生的满意度与归属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三、推进“社区+空间”相融合,创新发展格局

加快“一站式”学生社区空间改革升级,为学生管理服务创造新条件,构建一个集学习、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型学生社区。扩充学生共享空间,打造具有财经文化特色,集文化浸润、素质养成、生活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共享空间。在东校学生社区会议室、心理辅导室、就业创业指导室的基础上,于西校区新建学生公寓内扩充学生服务空间,将自习室、文体活动室、线上面试室、心理咨询室、辅导员工作室等集中在学生公寓内部,让学生出门便可享受“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线上模拟面试”等服务,将“一站式”学生社区格局拓展到学校的每一寸空间。持续开拓学校空间价值,以建一个“服务型”社区综合体为目标,积极探索“服务型”社区发展新路径。

四、推进“社区+数字化”相融合,开创信息化赋能新局面

面对学校物理空间的有限性,学校积极加快“一站式”学生社区的智能化建设步伐,打破传统观念中社区仅作为居住生活区域的局限,充分挖掘并发挥“一站式”智慧社区的全方位育人潜力。我们致力于以学生为中心,精心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系,并配套智慧安全服务、智慧后勤服务、智慧心理服务、智慧就业服务等核心应用场景,全面提升学生社区的服务质量与管理效能。目前,后勤、心理服务在与第三方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已初步形成系统完整的智慧化体系,学校计划在智慧就业、智慧安全和“一站式”社区数据采集系统方面下功夫、做文章。通过构建“跨层级、跨部门、跨时空”的多跨协同育人响应机制,预计三年内构建学生工作数据中枢和无感预警机制,整合社区育人资源,构建线上“德智体美劳”“五育”综合评价体系,实现学生成长教育“一生一策”,推动成长育人精准化。加大信息化赋能经费投入,推动更好地实现精准思政教育数字化、精准预警管理数治化、精准助力成长数智化。

(撰稿:学生处 张纯清;审核:学生处 邓 玥)

责任编辑:顾志永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推进“四个+”融合 打造“一站式” 学生社区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