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职业学院|“三驾马车”并行 驱动学生深度参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发布时间:2025-04-25 16:21:38 自律委

在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过程中,桃园社区通过健全组织体系、创新活动载体、完善激励机制,构建起学生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形成了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一、完善组织体系,构建学生参与“主阵地”

学生参与社区治理的深度和广度,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支撑。桃园社区构建了“社区—楼栋—楼层-寝室”四级联动管理体系,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治理格局,确保学生参与有平台、有渠道、有保障。

1.成立社区学生自治委员会,强化学生主体作用

以社区为单位,通过民主选举组建学生自治委员会,赋予学生策划、组织、管理社区事务的自主权。例如,在桃园社区宿舍文化节的组织过程中,从活动方案设计、宣传推广到现场执行,均由学生自主完成,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2.推行“社区-楼长—层长-室长”四级网格化管理,实现精细化服务

选拔责任心强、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担任社区负责人、楼长和层长,再由层长联系各室长,在宿舍安全巡查、公共设施维护、文明行为督导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学校管理服务的“神经末梢”。同时定期召开学生议事会,围绕社区建设、生活服务、文化活动等议题建言献策。推动了社区治理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二、创新活动体系,激发学生参与“新活力”

活动是凝聚学生、激发活力的重要抓手。桃园社区围绕思想引领、文化浸润、实践服务三个维度,构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活动体系,让学生在参与中成长,在体验中收获。

1.思想引领类活动:筑牢信仰之基

依托社区党建阵地,开展“社区微党课”“青年说”等品牌活动,邀请优秀学生党员、先进典型担任主讲人,用“身边事”解读“大道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例如,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活动中,学生党员自发组建宣讲团,以“小故事”阐释“大理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2.文化浸润类活动:培育社区归属感

桃园社区着力打造“桃园文化汇”、“变废为宝”等社区品牌文化项目,通过创新项目、创新团队,促进跨年级、跨专业学生的交流融合。营造健康向上、和谐友爱的社区氛围。

3.实践服务类活动:强化社会责任担当

成立社区志愿服务队,组织学生参与垃圾分类、敬老助残、公益宣传等社会服务。例如,“小橙新志愿服务队”长期开展“爱心快递代取”“考研暖心护航”等特色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2000小时,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奉献精神。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图片7.png

图片8.png

三、优化评价机制,树立学生参与“风向标”

科学的激励机制是保障学生持续参与的关键。桃园社区建立了“过程+结果”“量化+激励”的综合评价体系,让学生的付出得到认可,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

1.推行“积分制”管理,实现动态评价

制定《学生社区参与积分管理办法》,将学生在自治管理、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方面的表现量化为积分,并纳入综合素质测评。积分可兑换学习用品、荣誉证书等奖励,极大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

2.设立专项荣誉,强化榜样引领

定期评选“社区之星”“优秀楼长”“志愿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表彰在社区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团队并,通过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展示先进事迹。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学生努力的肯定,也在全校范围内树立了榜样,激发更多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目前,社区已培育出"城职小橙新志愿服务队"等品牌团队,学生参与率提升至85%。下一步,学院将持续优化"参与-反馈-改进"的工作闭环,推动"一站式"社区建设提质增效。


责任编辑:唐彬文
桃园社区通过健全组织体系、创新活动载体、完善激励机制,构建起学生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的长效机制,形成了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基础、突出重点、建立规范、落实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