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思政工作|学校举办第四十二期“潭思辅导员沙龙”

发布时间:2025-03-19 17:12:47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决策部署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317日上午,学校第四十二期潭思辅导员沙龙“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培训在法科大楼一楼大报告厅举办党委学生工作部、人民武装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团委,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及各学院专兼职辅导员参与学习。本期沙龙邀请我校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金大卫清华大学博士后余梦珑担任主讲嘉宾活动由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白雷主持。

default.jpg

以《数智向善:拥抱智能时代》为题,金大卫围绕“技术变革—育人实践—素养提升”三维逻辑架构来简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大家共同探讨从获取前沿知识到投身实践的实施路径,并展望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的发展趋势。他以深度求索(DeepSeek)大模型为例,阐释人工智能技术与学校“经法管”特色学科教育融合的新机遇,提出数据思维+人文关怀的思政育人新范式“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新要求。他指出,高校思政队伍要始终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学会用数据思维赋能思政工作,注重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在数智化浪潮中破浪前行。

图片1.png

以《DeepSeek技术应用与赋能高校思政工作》为题,余梦珑介绍了AI工具的功能与应用,以DeepSeek为例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实践案例,详细介绍了DeepSeek模型的基本及进阶使用方法。她提出,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够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事务处理效率,还能通过数据分析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成长指导,全面推动教育教学管理的数智化发展。

图片2.png

党委学生工作部、人民武装部部长王前哨在总结讲话中指出,面对技术变革与教育现代化的历史交汇全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主动把握三点要义:一是筑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在智能技术迭代中永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二是构建思政教育全息感知系统,通过数据智能技术实现思政教育精准画像与动态研判;三是探索人文+算法融合范式,在保持教育温度的同时提升育人精准度,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数字素养的时代新人。

图片3.png

本期沙龙由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信息工程学院数智晓南素养提升辅导员工作室承办。与会教师表示,本次讲座内容结合前沿理论与实践经验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开展提供了新思路、新工具,对思政队伍数智化素养提升具有切实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黄艳
3月17日上午,学校第四十二期“潭思辅导员沙龙”暨“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培训在法科大楼一楼大报告厅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