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以桃为媒 共同致富 ——记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生程琪(第七期)
编者按:
为了展示我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成效和人才培养成果,大力宣传毕业生的风采和突出业绩,充分发挥毕业生在人才培养中的榜样示范作用,发扬鄂大人“厚德自胜 乐学道成”的精神品格,弘扬“铜镜文化”的文化特质,机械工程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特别推出“青春飞扬 鄂大起航”典型校友事迹展播,第七期带来2011届数控技术专业程琪《以桃为媒 共同致富》的故事。
荣誉事迹:
程琪,男,汉族,198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七仙红”品牌创始人,楚才卡“B卡”持有人。现任共青团孝感市委兼职副书记,湖北七仙红园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北七仙红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湖北省果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曾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第三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铜牌,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省优秀共产党员、省青年五四奖章、荆楚楷模、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荣誉。
学习阶段:
毕业于鄂州职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11届数控技术专业3班,在校期间担任校报记者团副团长,荣获“益暖中华”谷歌杯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优胜奖;优秀校园记者奖。最大的感悟与收获是得益于在校报记者团与《机械系简报》兼职工作,编辑老师把文件分门别类的整理与管理,并快速精准的找到任何档案的位置,这种严谨细致、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他。
工作经历:
以桃为媒创产业品牌、共同致富促家乡振兴
程琪,正是创立“七仙红”品牌,和一众青年,以桃为媒,走上了产业扶贫、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一、扎根基层承一脉家风,回乡创业扛品牌大旗
2011年前后,程琪在上海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做总经理助理,他在上海买的水蜜桃8.5元/斤,家乡的桃子卖个两三元一斤还愁销。
程琪革命军人的爷爷带着“信仰”开始种桃,父亲带着“责任”研究桃,他想“传承”祖辈事业卖桃,于是他义无反顾的选择回乡创业。他发现虽然家乡种桃历史悠久,但是面临品种不优、品质不佳、品牌不响,特别是针对鲜食桃不耐运、周期短的问题,严重制约桃产业的长远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到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学习1年果业知识,并主动对接专家,为孝昌桃产业进行科学规划与布局。2013年,他注册了代表孝文化与七仙女文化的“七仙红”品牌,发起成立湖北七仙红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湖北七仙红园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并组建以80、90后为运营核心,60、70后为技术核心的32人团队。形成了“联合社+公司+品牌+科研院校+基地+农户”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引领孝昌抱团发展桃产业。
二、真抓巧干促桃业新生,科技赋能造“智慧桃园”
祖祖辈辈种的桃子为什么就没有好的品质,没有好的销路?该同志知道了其症结所在,品种老,种植方法一成不变,没有创新。他与科研院校战略合作,建立集孝昌血桃种质资源圃、产学研培等功能的800亩“七仙红桃乡村振兴科创基地”。在全县因地制宜地普及(成熟期早:中:晚=肉色红:黄:白=5:3:2)合理搭配的桃产业种植结构,共引进改良品种73个,经3至5年的试种,对其中10余个市场认可度高的良种化育苗,并推广标准化种植,周期从5月持续到11月,彻底改变桃产业结构。
三、产业引领推精准扶贫,青春力量助乡村振兴
他带领一众青年,扎根于孝昌这片热土,默默耕耘,致力于产业创新发展,终于将家乡的“七仙红”桃品牌打造成了全国的知名品牌。他与父辈等一起打造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级星创天地、国家级示范社。2022年发起成立了“孝昌县果品产业党建联盟”。至此,团队通过组织引领凝聚培养了23名新农人入党,推荐成员加入各级青年组织。周边老百姓找到了“组织”,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大大提升,桃产业在孝昌已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自2015年,他与湖北省农科院签订《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合作协议》。公司运营的邮乐购(孝昌县扶贫馆)、京东、淘宝等10余个电商平台,代销全县农产品。2022年,带动18家成员综合销售额3200余万元。
“七仙红”被认定为: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湖北名桃等,取得科研成果30余项,获得cctv-2《生财有道》、《人民日报》等宣传报道。七仙红模式入选湖北地理标志产业发展十大典型案例。程琪个人入选2022年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个人建议:
一是多参加校园社团活动,至少加入一个志愿者组织,至少新结交一个外校朋友;二是至少要有参加一次双创大赛的尝试,不要怕失败;三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理想,至少是做一个校园规划,大学生就不要怕吃亏,不然踏入社会吃大亏;四是每周至少在图书馆读书一天。
个人寄语:
母校40周年校庆之际,衷心祝福母校发扬优良传统、越办越好,为培养新时代实用人才、时代楷模,再谱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