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百千万”工程线下践行活动之参观分享会
美术与设计学院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百千万”工程线下践行活动之参观分享会于11月25日下午在松桂社区成功进行。本次分享会由冯宇婕老师主持会议,王瑞琪老师出席此次分享会。
分享会伊始,学生代表进行了参观博物馆后心得体会分享,参会同学认真学习经验并积极提问,现场气氛活跃。参观珠海博物馆是一场难忘的文化之旅。同学们踏入馆内,便被其融合现代与岭南传统的建筑风格吸引。馆中丰富的展品,从古代陶瓷到近代书画照片,再到现代各类展示,呈现出珠海的历史变迁。博物馆内不仅有历史文化展示,还有自然生态展区体现珠海自然保护成果。在参观中,同学们能身临其境,感受历史场景,领略珠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节点的地位,欣赏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体会到这座城市从渔村到现代化都市的发展历程,深刻领悟其历史沉淀与文化底蕴,激发了对珠海的热爱与探索。
接下来是同学们的画作分享,多名同学对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了灵感分享。
陈晨同学画的是珠海博物馆海洋记事的历史画轴。从岛民遗风这个主题为起点,珠海地区史前先民以海岛沙丘作为栖息之地,凭借自然的馈赠以及自身的智慧,生存繁衍,创造了珍贵的史前文化;第二个主题是盐与城,第三个主题是海战风云,第四个主题是海贸要道。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横琴新区的开发,珠海又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刘丁好同学通过海报的形式来突出展示珠海是我国海外贸易的重要通道,同样从源远流长的历史入手展示了珠海地区因地处珠江口要冲而从未缺席,一直是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代表的古代海外贸易的重要走廊。体现其从边陲小镇到魅力之城天翻地覆的变化,感受到了珠海历史的源远流长和丰厚的历史底蕴,让同学们认识到了珠海今夕繁荣的的另一面。
袁若熙同学是以一种新颖的方式——手账,来记录分享自己的心得,以此进行绘画创作。这幅作品像日记一样记录着在博物馆中的所见所闻,第一个就是“香港的臣洋行”德国造铜座钟;第二个就是粉水山水描八角盘,打破常规的同时赋予器物更多的视觉张力与现代感,吸引观赏者的目光并引导其深入探寻盘中的山水画卷。
最后,王瑞琪老师对此次分享会进行了总结,她表示,此次秋季学期的线下践行活动完美落幕,不仅参观了珠海市博物馆,让同学们了解到了珠海的历史变迁,还结合了学院特色、专业知识,对在博物馆的所见所闻进行了绘画。进一步深化了活动的意义和内涵。学院开展的 “百千万” 工程线下践行活动,让同学们受到了文化的滋养,也同时为城市注入了强大的艺术动力,有力推动了艺术与生活的融合。本次分享会内容丰富、干货满满,并提出希望:作为新时代青年,要勇于向优秀学生学习、向指导老师请教,争取成为更好的自己。
美术与设计学院“百千万工程”线下践行活动的开展,既加深了同学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也提升了同学们对历史文化研究的兴趣,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栖息之所,更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它让学生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停下脚步,回望历史,思考未来,发挥历史主动精神,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