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汇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召开“创享青春 筑梦未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经验交流会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召开
“创享青春 筑梦未来”
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经验交流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OBE教育理念”,3月20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邀请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优秀教师从选题、立项到实施的全过程,深入剖析项目亮点、难点攻克过程及取得的成果,在大学生成长服务中心成功举办“创享青春 筑梦未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分享会。活动聚焦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实践需求,通过资源对接、经验共享、服务升级三大举措,为全院学子搭建成长赋能平台。
邱杨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在通信领域深耕多年,成果丰硕。她参与和指导的众多项目,都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分享伊始,邱杨老师就强调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她表示,在大创项目中,创新不是简单的标新立异,而是要基于对行业痛点的深度洞察,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邱杨老师认为,好的选题要具备“三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创新性确保项目在众多参赛作品中崭露头角;实用性保证项目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可行性则要求团队在技术、资金、时间等方面具备实现项目的条件。
张磊老师作为电子信息领域的资深导师,在学术研究和行业实践方面都建树颇丰。他凭借多年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深度参与各类大创项目指导的经历,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有着深刻的理解与独到的见解。张磊老师分享道,一个高效协作的团队是项目成功的基石。他回忆起曾经指导过的一支团队,成员来自不同专业,性格和做事风格也各不相同。但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大家通过定期沟通、明确分工、相互支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建议同学们在团队中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尊重彼此的意见和想法,遇到问题共同协商解决。
未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将持续深耕,围绕专业学习、创新实践等主题,策划举办一系列兼具深度与趣味的交流活动,在交流合作中启迪思维,在探索实践中收获成长,携手共赴知识与梦想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