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耕不辍 聚力未来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五青”辅导员工作室风采展示

发布时间:2025-03-24 09:25:40 学生工作部

根据《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办公室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辅导员工作室申报工作的通知》(渝教工委办函〔2023〕1号)文件精神,在学校党委、学工部以及二级学院的指导下,我校五青辅导员工作室团队积极撰写申报材料,经过严格的申报审批程序,最终获批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工作室经过近两年的培育建设,工作室秉承“构建优秀团队,提升实践素养”的建设理念,按照“五青”工作思路,牢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践行实践育人根本任务,在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搭建工作平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图片1.png

一、工作室简介

“五青”工作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牢牢把握实践育人原则、方式、内容的基础上,构建起系统完善、运转顺畅、效果显著的实践育人体系,着力打造“青苗”理论宣讲团、“青葵”红色传承实践团、“青桐”创新创业实践团、“青茧”志愿服务队和“青蕾”辩论队——“五位一体”的实践育人新格局。同时带动一批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加入“实践育人”教育研究实践队伍,形成明确的实践育人理论研究方向和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实践工作团队。

图片2.png



(一)成员概况

工作室现有主持人1名,成员9名,其中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成员岗位覆盖学工部、校团委以及4个二级学院。工作室成员学生工作经验丰富,可从不同视域切入实践育人,实现多渠道多维度联动。

图片3.png


(二)主持人简介

董万杰,女,中共党员,讲师,具有职业指导师(三级)、中级创业导师和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等资格证书。荣获重庆市第七届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重庆市高校优秀辅导员、2023年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工作室主持人、2024年重庆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辅导员择优资助计划等荣誉。所带班级多次荣获学校“五四红旗团支部”、重庆市“优秀班集体”。

(三)工作室Logo

五彩树叶代表着工作室的五个建设子方向,张开双臂的人代表工作室团队师生。寓意:如同培育一棵树苗一样,在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扎根在重化大地上,开花结果。

图片4.png



工作室建设内容及成效

(一)实践育人之根——“青苗”理论宣讲团

“青苗”理论宣讲团旨在以青春之声传递党的好声音,讲好思政故事,让理论宣讲深入人心。工作室成员钟黎带领学生到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杨克明故居陈列馆开展红色宣讲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学院共有8名同学顺利通过杨克明故居陈列馆宣讲员的培训和考核,并获得红色志愿讲解员证书。志愿讲解员多次到杨克明故居陈列馆以及长寿区中小学参加红色志愿宣讲,同时还深入新生班级开展宣讲,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更加深入了解党的革命历史,汲取前辈们的奋斗精神,将革命传统薪火代代传承。团队老师指导学生拍摄的视频《“平”分秋色,“等”量齐观》获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活动之“我心中的思政课”二等奖。

图片5.png

图片6.png

(二)实践育人之干——“青葵”红色传承实践团

“青葵”红色实践团旨在通过整合红色资源,打造红色实践品牌,借红色活动传递青年新思想,切实提升青年学子的红色涵养和实践才干。在工作室成员陈垚的带领下,重化学子来到西藏强嘎乡强嘎村,聆听加多、查斯、占堆3名老党员的红色故事。工作室成员钟黎多次带领学生前往杨克明故居,用红色故事将思政教育讲活讲透。

图片7.png

128023EEFBE5D81FCF06469C8F7CA541.jpg

(三)实践育人之枝——“青桐”创新创业实践团

“青桐”创新创业实践团寓意筑好巢、引好凤,为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搭建宽广的平台。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五位一体工作理念的指导下,工作室成员任小平、蔡小莉、眭超亚、董万杰、肖倩等先后指导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等比赛中先后荣获国赛一等奖1项、世赛总决赛银奖1项、市级多项荣誉。

图片9.png

图片10.png

(四)实践育人之叶——“青茧”志愿服务队

“青茧”志愿服务致力于校地对接、院街协作、班社互动,通过学校、社区各方资源的深度融合,进行优势互补,进一步开拓志愿服务和劳动教育平台,夯实实践育人基础。今年,团队成员指导学生开展了河小青、七彩四点半、实训室监督岗、运动会服务活动、教室“白板行动”、元旦手工送祝福等共计110余次志愿服务及劳动实践活动,参与学生达2200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11600余小时。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成员陈垚和钟黎分别指导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团队前往西藏和重庆梁平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两个团队中获得市级优秀团队1个、优秀个人1个、优秀工作者1个,校级优秀团队1个、优秀个人1个。陈垚团队创作的《弘扬“老西藏精神”,听老党员讲初心故事》主题视频,受到西藏共青团、共青团中央等关注,累计播放量超过10000余次。指导学生入选2024年全国关爱行动“少年儿童安全守护计划”管道保护宣传志愿服务团队。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五)实践育人之花——“青蕾”辩论队

“青蕾”辩论队以活跃校园文化,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朝气蓬勃的校园学习氛围为前提,以提升大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为目的,通过开展以辩论、答辩、演讲、主持等为主题的活动,给同学们提供一个锻炼口才,提高思辨能力,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在工作室成员董万杰和肖倩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辩论赛2次、演讲比赛2次、答辩活动1次,团队学生获得校级辩论赛亚军1次、校级演讲比赛二等奖1次、校级微宣讲比赛一等奖1次。

图片13.png

“五位一体”实践育人格局的基础上,工作室实施辅导员“对标争先”建设计划,推动工作室团队向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通过专业学习和经验积累,工作室成员在近两年也取得了一定的个人成长,部分成果如下:

1.合泰杯第十五届重庆市大学生单片机设计应用设计大赛“优秀组织者工作者”1人;

2.202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重庆赛区优秀指导教师1人;

3.成功申报重庆市教科院规划课题1项、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项目1个、校级教改1项;

4.2023年重庆市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5.2023年重庆市高等学校“大思政课”建设优秀案例二等奖1项

6.2023年重庆市第二届青少年法治教育案例三等奖1项

7.2023年重庆市团校“党的二十大精神与青少年发展”主题征文优秀奖1项

8.重庆市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先进个人1项;

9.2024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项目——辅导员择优资助;

10.2024年IT杯重庆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组织工作者1项;

11.第四届重庆市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总决赛一等奖1项;

12.立项市级课题5项,公开发表论文8篇,在“重庆大学生微讯”官方公众号发表网文1篇。

13.工作室所开展活动得到了校内外相关媒体的宣传报道:

图片14.png

三、存在的不足

我们深刻认识到,尽管团队构建与专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一是制度建设层面目前较为缺乏,目前总体是围绕立项申报书以及学校的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管理办法开展工作,还未形成具有本工作室特色的相关制度;二是经验交流层面,虽已初步形成“ 走出去+请进来” 的学习交流模式 ,但还不够体系化;三是工作室提质培优品牌化进展较慢,整体发展脉络较为分散,需进一步完善,四是实践活动方面,虽然活动丰富多样,但育人元素的挖掘和成果转化仍有待加强,活动后的反思和总结不够深入,育人效果未能充分显现。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面对以上挑战与问题,工作室团队深刻反思并认识到,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才能推动“五青”辅导员工作室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在团队专业化发展的战略规划方面,工作室将制定计划及相关制度,为每位成员尤其是年轻辅导员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发展蓝图,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在深入践行中形成有效的育人合力,通过出台导师制度、开展定期的学生发展评估和思想调查等措施,实现对学生成长的全方位关注。

二是在学习交流赋能素质提升方面,工作室将结合成员个人发展,力争在2025年让每一位成员都参加1-2次贴近个人职业发展的学习交流,同时也将承办更具吸引力的全校性辅导员沙龙活动,以此进一步提升辅导员专业素养。

三是在实践育人模式探索方面,工作室正在创新性地探索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融合,一方面,工作室正在采购 VR 眼镜一体机,内容涵盖思想政治教育、红色云游以及安全教育等;另一方面,工作室计划将非遗物质文化传承融入实践教育,通过建设非遗手工坊、开展非遗知识讲座、走近非遗研学活动等实践活动形式,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主动生成带动,帮助更多学生了解中国文化,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

四是在实践活动品牌化建设方面,我们将进一步注重挖掘社会实践中的育人元素,通过总结分享会、活动展演等形式,将实践成果转化为育人资源。

接下来,工作室继续深入探索实践育人新模式,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不断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活动中增强自身能力、树立家国情怀,为重化学子的全面发展贡献集体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梁建林
我校“五青”辅导员工作室团队获批重庆市高校辅导员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