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环学院举办“资环七日”之世界地球日系列团日活动
中国农大新闻网讯 践行双碳使命,赓续绿色华章。3月至4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以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为契机,围绕“我们的能量,我们的星球”主题,联动师生党员、学术先锋与社区力量,开展“资环七日”之世界地球日系列团日活动。从温榆河畔的春耕植绿,到学术领域的前沿对话,再到社区街巷的科普宣传,资环学子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绿色担当,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植此青绿,春染山河
3月7日,在我国第47个植树节来临之际,资源与环境学院组织研究生党员和团员前往温榆河公园,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家园”义务植树活动。尽管春寒未消,但师生们热情高涨,经过数小时劳作,百余棵碧桃树苗在公园错落挺立。本次植树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义务劳动,更是一次生动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
名师领航 擘画蓝图
4月17日,曾兼任农业部乡村环境整治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土地学会生态分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生态学与工程系教授宇振荣应邀作“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主题报告。
宇振荣从国土空间治理战略、生态环境问题诊断、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理论方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技术这四个方面深入浅出的为同学们做了科普。结合具体案例强调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是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增强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助力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优良生态产品的重要途径,是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崔振岭教授课题组博士生王琛做了以“盐胁迫下的微生物响应与功能菌株筛选——多生境作物生长改良新策略”为题的报告,让同学们了解到了功能微生物改良盐碱地的作用机制和意义。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胡树文教授课题组博士生周泰然做了以“盐碱地复垦的生态系统服务和成本效益分析”为题的报告。周泰然详细分析了土壤盐碱化的现状和我国盐碱农田资源,通过严谨的研究方法和实验数据,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的成本与效益,让同学们了解了学院师生为盐碱地治理做出的宝贵贡献。
科普惠民 共护未来
4月20日,资环学院的同学们来到绿苑小区,开展社区科普活动。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热情协助下,同学们很快摆好了海报,搭建起了科普展台。不一会儿,便有许多居民被吸引来到了展台前,同学们生动介绍了自己设计的有趣科普答题活动。在同学的引导下,居民们打消了顾虑,积极参与其中。随着人越来越多,同学们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居民解读了“双碳”等政策。居民们纷纷表示很有收获,学到了许多知识,现场气氛热闹融洽。
从“植此青绿”到“学术前沿”再到“社区科普”资环学子用实践讲述生态文明故事,把生态文明理念镌刻进时代发展的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