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中国农业大学

食品学院携手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中学及同仁堂健康大兴基地共建红色“1+1”育人平台

发布时间:2025-04-08 10:54:53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持续打造实践育人大课堂要求,推动红色“1+1”行动走深走实,在党委学生工作部的指导下,12月26日,食品学院本科第二党支部、本科第三党支部、食育宣讲团与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中学、北京市同仁堂健康大兴基地开展红色“1+1”共建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尹淑涛,教授陈晶瑜,辅导员杨婉若、徐飞平参加活动。

推动思政教育一体化,共绘立德树人同心圆

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以党建引领,以食育科普为特色,构建“1+3+N”食育立体培养教育体系,打造了“舌尖科学”食育金课行动、“生涯赋能”协同育人行动和“智慧赋能”创新引领行动,共同推动“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深度发展。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舌尖上的前沿科学》大学先修课在中学成功上线,联合研发的中学生每周推荐食谱,守护同学们的每日健康,多人被聘为科技导师或科技辅导员,形成了一体化发展共同体。

在交流座谈会上,尹淑涛表示,此前两支部聚焦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重要着力点——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开展合作共建,以一体化建设引领推动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好的合作基础。作为食品科学教育阵地、食品科技重地、食育人才高地,食品学院应充分发挥人才云集、知识富集、教育资源聚集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独特优势,主动担当作为,通过党建共建深入推进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发展,共同开启新时代红色“1+1”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中学第五党支部书记李丽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基本概况及发展规划。她表示,北京亦庄实验中学依托集团化办学的优势,深入贯彻“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未来,学校希望能够依托食品学院优秀的师资力量,更好地引领开展学生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教育等,为学生未来的发展保驾护航。

会上还举行了食品学院本科第二党支部与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中学第五党支部结对共建仪式。尹淑涛为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中学第五党支部授牌,标志着在党建引领下,两支部共同开启一体化发展的新征程。

以小故事讲好大道理,食育科普保障舌尖安全

让宣讲走入校园师生,以食育保障舌尖安全。食育宣讲团专家委员会陈晶瑜教授为中学师生进行了“微生物——未来世界的盟友”的专题分享。她通过使用真实的实验图片及生动的研究案例,深入浅出地展示了微生物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食品研发中的作用,并对未来生物学科的发展进行展望。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反响热烈。现场,陈晶瑜还面向高一学生从优势专业、招生政策等方面做招生宣讲,激发了学生们对中国农业大学的浓厚兴趣。

食育宣讲团成员、本科第二党支部宋文杰为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开展了生动且实用的食品安全科普讲座,从食品添加剂、食源性疾病、食品卫生与个人卫生等几个方面详细讲解了工作人员日常如何应对食品安全问题,为保障学校师生饮食安全与健康贡献力量。

以小切口开辟新领域,文化创新共谋增长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老字号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和成果。师生一行来到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健康大兴基地参观交流。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项目负责人沈雁冰详细介绍了“知嘛健康零号店”的经营理念、发展现状与在药食同源方面的探索研究,表示零号店注重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健康产业相结合,探索食品在中医药健康领域的多元应用和创新发展。

食品学院师生还参观了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展示区,感受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参观之余,食品学院辅导员杨婉若与沈雁冰进行深入沟通,杨婉若表示,中华老字号历史悠久,是我国工商业发展中孕育的自主品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本科第三党支部以推动中华老字号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为己任,助力同仁堂、稻香村、牛栏山等老字号企业传承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为老字号振兴贡献力量,希望能够通过此次共建合作,以党建引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推动中华老字号从传统向现代转型。

07.jpg

活动由本科第二党支部、本科第三党支部、食育宣讲团30余名党员共同参与。

责任编辑:刘依柔
12月26日,食品学院与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中学、北京市同仁堂健康大兴基地开展红色“1+1”共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