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中国农大北京科技小院党支部荣获2024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
12月27日,在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的2024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评选中,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科技小院党支部以“顶天治学问,立地解民生,科技兴农点亮希望田野”为主题进行展示,与首都各高校优秀党支部同台竞技,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一等奖。
现场展示环节,研究生党员饱含深情地向观众们讲述了支部长期驻扎在京郊生产一线,用科技之光点亮希望田野的感人故事。北京科技小院研究生党支部贴近结对的京郊党组织的实际需求,紧紧依托“时代新人强国行”首都大学生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党建创新、联学联建、融通融合、助农惠农”的目标,在党建、科技赋能、文化振兴、文明实践与京郊5个村支部深入共建,深入田间解民生、治学问,打通基层党建、科技兴农“最后一公里”,共促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北京科技小院研究生党支部的共建成果获得了在场评委与观众们的一致好评,最终以现场答辩第一的成绩斩获北京市一等奖。
自2018年以来,北京科技小院党员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与密云区东邵渠镇西邵渠村支部、通州区永乐店镇西槐庄村支部、通州区潞城镇兴各庄村支部、平谷区峪口镇西凡各庄村支部、平谷区山东庄镇北屯村支部结对帮扶,深入开展红色“1+1”共建活动。六年来,支部坚持以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以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小院为服务平台,坚持扶智与扶志、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思路,解决了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为京郊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农村精准帮扶和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支部党员们与村民携手趟出了一条红色铸魂路、绿色共富路、金色锤炼路。
支部打造田间宣讲主阵地,引领农民们走上铸魂路。支部党员率先垂范,组建“解民生 治学问”科技小院宣讲团,创新开展“二十大精神村村讲,绿色科技进万家”宣讲实践行动,举办96场“村村讲”系列活动,覆盖3200人次,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京郊村屯农家”。获北京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案例。支部在村里建立科技小院讲习所,给农民讲政策、讲技术、讲文化,将理论知识与农村实际紧密结合,创建“3+3+3”工作方法,让农民朋友在富口袋的同时也富脑袋。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优秀案例。
支部打通技术助农的“最后一公里”,带领农民们走深共富路。遵循“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原则,支部与京郊村党支部紧密合作,针对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引进如冰淇凌萝卜、黑皮花生、西红柿、玉米、小麦等30余个新品种,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针对技术落后问题,引入蚯蚓粪有机肥替代技术、富硒技术、银灰色地膜覆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新技术42项,手把手教授农户先进的农业科技。形成设施番茄、萝卜、鲜食玉米、大桃种植等生产技术规程10余项,促进作物生产的绿色提质增效,彻底盘活闲置资源,促进村庄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了非凡农庄、西槐庄园、西邵御礼、新农屯、潞城集体林场5个村域农产品品牌,开展研学旅行、科普教育和大思政课等活动。通过科技赋能“1+1+N”,累计助农增收超368万元,帮扶农户超6000人,提供技术指导1800余次,助力京郊乡村振兴与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支部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作,农民带领党员走进锤炼路。学生党员在乡村实践中勇闯“八关”——生活关、认知关、劳动关、感情关、实践关、组织关、演讲关、写作关,从最初连小麦与韭菜都分不清的“农业小白”,成长为现在农民朋友们信赖的“种植小能手”,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通过红色“1+1”这一平台,支部的每一名党员都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增长了本领、锤炼了才干,支部党员在首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挑战杯等比赛中屡获佳绩,共获奖60余项。学生党员们在向下扎根的“自找苦吃”中,品味着向上生长的“甜”。
北京科技小院事迹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赞誉,在无数人心中播下一颗科技兴农的种子。接待农业农村部、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中科协和市委各部门及学校各级领导参观调研210余次;接受央视、新华社、北京日报等采访报道80余次,支部贯彻第28次全国高校党建会精神、开展红色“1+1”行动获中国教育电视台报道;创建抖音、B站、视频号、公众号,发布小院日常和科普视频,累计浏览量达10.3w+。2019年,时任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同志批示:“北京科技小院是科技帮扶的样板,望坚持这种好做法。”2023年5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亲切回信,对科技小院学生的“自找苦吃”精神给予了高度肯定,勉励同学们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作为收信人,北京科技小院党支部第一时间深入学习回信精神,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续写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的时代新答卷。
自2004年,中国农大首创红色“1+1”科技行动以来,北京市和学校为北京科技小院支部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为北京科技小院党支部与京郊村支部之间架起了学校与乡村的桥、党员与群众的桥、问题与方法的桥、理论与实践的桥。在材料申报和现场展示的过程中,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多次指导材料撰写工作,先后3次进行现场沟通和展示推演,进一步启发参展研究生要大胆布局、细节展示,用铿锵的演说展示出新时代青年农大学子的铮铮誓言和卓越成效,更好地服务新时代首都高质量发展和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2024年是学校开展红色“1+1”共建活动20周年。2024年7月,在中国农大与密云区红色“1+1”行动二十周年再出发启动仪式上,学校党委与密云区委签订合作备忘录。在新一轮共建合作中,学校10个优秀研究生党支部与密云区10个村党支部开展共建。同时,学校10个机关单位、学院与密云区10个机关单位、相关镇结成“1+1”共建对子。此次获得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是进一步落实红色“1+1”行动再出发的具体体现,全校师生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务实的作风,推动红色“1+1”行动再谱新篇、再创辉煌。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