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大湖畔学生社区|文学院邀请作家安谅谈创作与生活
3月21日,我院邀请著名作家安谅先生做了题为《创作始于投入的生活》的讲座,上海文学杂志社副社长张予佳作为与谈人,刘永春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安谅老师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三段创作生涯。他从大学时期开始接触文学创作,在学校创办了文学期刊并在《萌芽》上刊发文章。安老师谈到,自己并非文学科班出身,毕业以后长期从事桥梁建设工作,但业余时间他始终笔耕不辍。安老师认为创作生活源自于认真投入的生活。在繁忙的工作中,他积攒了大量的写作灵感。通过文学创作,他凝固自身的创造思维。安谅老师利用周末时间,创作出了大量微型小说并积极投稿,逐步出版了自己的微型小说合集。
安老师在新疆喀什的工作经历成为了他文学创作大爆发的契机。面对完全区别于上海的新环境,他感受到深深的孤独。他说:“我在这段时间十分焦虑,晚上睡不着觉,实在不知道怎么办,于是又捡起了写作。”在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安老师将自己的孤独情绪酝酿成一段段精彩绝伦的故事敲打进电脑之中,新疆的支边生活成就了《援疆日记》和舞台剧剧本《香妃》。安老师的作品,语言朴素自然,思路清晰流畅,充满生活的意趣。通过配有漫画的文字,讽刺了现代社会中无底线追求流量的现象。
张予佳老师总结了安谅老师的作品风格,高度肯定安老师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趣味的慧眼。同时,张老师结合自己作为编辑的工作经验,阐述了他眼中优秀文学作品的标准。张老师也鼓励台下的同学们积极参与文学创作和投稿。
在交流互动环节,我院游经纬等同学进行了提问。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外卖员题材作品的创作意图。两位老师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安谅老师认为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怜悯心是极为重要的。张予佳老师补充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局限性。讲座最后,安谅老师送出签名书籍,交流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充实,通过互动对谈的形式,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汲取文学创作营养,进一步拓宽了创作思路,为今后的阅读写作给予了有效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