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案例

坚持“四位一体” 书写“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新篇章

来源:贵州大学 发布时间:2024-01-19 11:12:09

贵州大学紧紧围绕“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目标,坚持党建引领、三全育人、智慧服务、平安社区“四位一体”,汇聚资源、协同推进,不断谱写学生社区建设新篇章。

一、坚持党建引领,激发社区活力

贵州大学坚持强化党建引领,突出价值塑造,为学生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将学生社区打造为党建前沿阵地。

打造红色文化教育新地标。建成贵州大学党建思政文化中心,通过数字资料、影视资料打造沉浸式体验,让学生回顾党的光辉历程,重温入党誓词,接受精神洗礼,传承红色基因,2022年5月开放参观以来累计接待师生9000余人次。

打造党建思政融合新品牌。开展“做人·做事·做学问”系列讲座79期和“硕博论坛”38期,举办“红映溪山”宿舍微党课、微团课14期,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价值塑造。通过“辅导员传习社”深入宿舍宣讲,结合党员宣讲,举办党史答题、演讲比赛等,筑牢学生理想信念之基。

打造党建思政进社区新模式。发挥“党建进宿舍”功能型党组织作用,把育人场域延伸到宿舍,从学生需求出发,创新“党建+”模式,以党建促思想引领、科研交流、志愿服务、素质拓展,让学生党员在宿舍区活跃起来,彰显示范作用。

二、创建“三个模式”,提升育人效力

贵州大学以德智体美劳五育赋能,构建具有贵大特色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

创建“七进+”精准化的管理育人新模式。校领导带头走进学生社区,定期召开“书记校长与我面对面”座谈会,确保学生反映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构建“五级联动值班”制度,楼长进驻楼栋办公,辅导员入住学生宿舍,班主任、思政教师、专业教师下沉一线,实现多元主体协同育人。

创建“浸润式教育”的文化育人新模式。在学生宿舍楼打造“院士风采”“寝室风采”等文化长廊,组织学霸寝室评比、文明宿舍创建,开展绿植认养、学子分享会、瑜伽训练营等文化活动百余场,参与学生上万人次,通过“浸润式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创建“3456”的心理育人新模式。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创新“三个一”模式,完善“四个早”机制,构建“五位一体”体系,构筑 “六大平台”载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精准对焦提升心理育人实效,促进学生阳光成长。

三、构建“三维智慧”,强化服务能力

利用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资源对接学生需求,整合形成智慧平台、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的“三维智慧”模式。

搭建智慧平台。构建线上线下“一站式”事务服务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一网受理、随时可办。启用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及座位预约系统,将学科服务嵌入科研人员的工作学习。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上线校园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启用校园智能无人快递车,为师生提供便捷选择,实现社区智慧交互。

强化智慧管理。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综合教务管理、学生信息管理等系统,全面实现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立“贵课联盟”慕课平台,立项建设视频资源共享课程136门,学生可进行网上注册、评教等。利用就业“云平台”,联动打出就业服务“组合拳”,为学生保驾护航。

提升智慧服务。依托“互联网+”打造全通路智慧社区,党员干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利用互联网收集民意民情,强化书记校长信箱来信处理。打造校园融媒矩阵,多阵地畅通网上沟通师生民意的渠道。易班构建网络育人阵地,辅助师生“一键”完成校园活动、信息反馈等业务。

四、多元共筑平安,校警协同发力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日常教育与过程管理相结合,构建群防群治网络,用基层“小网格”托起校园“大平安”。

校地联动,共建平安社区。学生社区与属地公安机关联动,协同共建“植心筑梦——先桁+赵普林名师工作室”,警务人员入驻学生宿舍,形成“家门口的派出所”。在学生社区中常态化开展安全宣传、隐患排查、矛盾调解工作,实现涉校风险及时预警、快速响应、妥善处理。

丰富形式,共创安全氛围。紧扣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第一、第二课堂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同步开展生动鲜活的防溺水、防网络电信诈骗、防自然灾害、防传染病、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和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寝室、每个学生,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营造“人人学安全、时时讲安全、处处保安全”的学生社区氛围。

青春助力,共筑安全防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参与度,层长、寝室长发挥“冲锋号”的作用,作为“一线哨兵”准确掌握学生情况,多次为及时防范化解学生安全风险、遏制学生安全事故发生提供了先行优势,为平安社区提供了强有力的主体支撑。

责任编辑:张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