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案例

织牢学生五育成长网,让社区生活更“有料”

来源: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发布时间:2024-01-18 15:20:48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校党委积极推动学生社区育人载体改革,通过织牢社区五育成长网,构建出1+2+10+5+N”的可推广、可复制、有效果的“一站式”社区建设模式,让学生生活的“小园区”变成了学生成长的“大舞台”,形成了“三全育人”新格局,打通了学生思政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一、访生情、解生忧,织通师生纽带同心网

“有困难给学校说,我们帮解决”,学校社区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解决学生困难上下功夫。

坚持把“五育导师”交给学生来选。每年定期由学生选取最受欢迎的老师作为宿舍“五育导师”。同时,学校修订职称管理办法、职级管理办法,把“五育导师”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教师职称发展、评优评先的重要标准,明确“五育导师”学生走访、生涯指引、学业指导等方面职责。目前,学生社区已有累计包含所有校领导在内的“五育导师”813人,实现学生宿舍全覆盖。

坚持把问题反馈渠道畅通给学生。学校提供“书记接访日”“校长午餐会”“校长助理团”“学校发展建言箱”等一系列问题反馈途径,实现“线连线”“面对面”“点对点”的问题解决“零距离”,在疫情防控最严峻的2022年,累计解决592项学生问题,学生投诉率由5%降低至1.2%,成功打造了科贸版社区管理“枫桥经验”。

二、办实事、暖生心,织密为生便生服务网

最好的管理就是服务,最好的服务就是办实事。学校社区建设始终聚焦在学生需求上,在管理服务上出实招。

服务在C位,建立五分钟生活圈。围绕优质的“服务到身边”的社区建设理念,学校除在校园中心位置建立集学生资助、征兵、转专业、学籍查询、医保报销、火车票优惠卡办理、学生证办理、打印、配钥匙、缝纫修补等为一体的校级“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大厅,还在各楼栋社区建立服务大厅,让学生无论在学校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实现五分钟事情办结。

“千生联千宿”,打好心理健康组合拳。针对心理问题在校园突增这一问题,学校将心理课融入学生社区、将心理活动搬到学生社区、将心理联络员覆盖到学生社区。组织1200余名心理委员联系社区2500余间宿舍,将“21天心灵绿植打卡”“我有一个朋友”“校园阳光长跑”等特色品牌活动植入社区。

变废为宝,打造学生喜欢的空间。为解决近几年生源大规模增长所造成社区可利用空间少的问题,学校通过“两微一端”广泛征集学生喜爱的各处闲置空间改造和建设方案,将清洁池改造为暖心厨房、将人流量不多的楼道平台改造为自习室、舞蹈室、将宿舍楼停车位改造为学生体育活动中心、将垃圾场改造为学生社区劳动教育基地。

三、强内涵、引生参,织强思政领航思想网

学校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思政为引擎,增强文化吸引力,把社区小课堂融入思政大讲堂,将社区打造成思想领航的高地。

搭建社区思政教育大舞台。学校坚持把社区生活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把“四史”教育以现场展览、VR体验的形式引进社区、把思政实践课以师生舞台剧形式搬进社区、把党建以红色音乐剧的形式送进社区,把冬奥吉祥物背后的故事以设计者讲述的形式带进社区。

开辟社区美育教育新基地。学校开设《科贸美育大讲坛》,邀请校内外美育专家、美育工作者,开展“美与生活”“现代竹工艺鉴赏”“语言之美”“花艺鉴赏”等系列美育活动,在社区美育基地进行作品现场展示、美育专家与学生现场互动、师生实践创作等形式,深受学生好评。

建设社区无偿献血爱心站。学校把无偿献血作为推动校园文明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联合属地卫健委、血站、红十字等部门成立社区无偿献血爱心驿站,经常性开展无偿献血知识讲座、先进表彰等活动。2021年以来学校先后获评“广东省无偿献血促进奖(团体奖)”“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

四、搭平台、定指标,织牢学生成长数字网

成立学生成长与发展研究中心。“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成就学生”为宗旨,学校成立学生成长与发展研究中心,深入研究当代高职大学生成长的新特点和新需求,研究新时代学生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及时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为推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提供平台和支持,为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撑。

搭建“十项全能”学生成长信息化平台。以“十项全能学生”养成计划为抓手,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实时记录学生在社区的五育成长数据,追踪研究学生成长轨迹,生成学生成长档案,动态跟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进度,反馈及评估社区建设成效,推动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依托学生成长与发展研究中心,科学制定“一站式”社区建设规划;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推动各方力量下沉,融合各类优质资源共建五育空间,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以“十项全能”为驱动,检验及反馈人才培养效果,调整及优化“一站式”社区建设方向;以人为本、以能力为导向,让不同禀赋的学生在社区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途径和空间,让每个人有出彩的机会,实现学生社区生活与个人成长双“有料”。

责任编辑:张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