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友相伴,遇见未来:导师面对面,与你话就业
为帮助艺术学院2025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生精准把握就业趋势、提升求职竞争力,3月21日上午,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周鑫博士以“师友相伴,遇见未来:导师面对面,与你话就业”为主题,开展就业指导讲座。活动聚焦“技能提升”与“职业心态”两大核心议题,通过案例解析、经验分享与互动答疑,为即将踏入职场的2025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生代表送上了一份“求职宝典”。
周鑫博士首先深入剖析了当前就业市场的新变化。她指出,在当今时代,“技能” 无疑是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不管是传统行业,还是人工智能、数字媒体等新兴领域,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都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就拿人工智能领域来说,不仅是专门的人工智能企业,像华为、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也在不惜重金招揽相关人才。周博士强调,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占据优势,就必须紧跟行业发展潮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在谈到职业定位时,周博士结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点,为同学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她建议同学们从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爱好出发,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例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动画设计、UI/UX 设计、游戏开发、影视后期等细分领域。周博士还以具体案例说明,明确职业定位后,同学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准备求职材料,提高求职成功率。
针对如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周博士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她表示,数字媒体艺术行业对技术要求较高,同学们需要熟练掌握 Adobe 系列、3ds Max、Maya 等相关软件,同时了解人工智能在设计中的应用,这样才能为自己的简历增添亮点。此外,周博士强调,行业技术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同学们要保持学习的热情,通过在线课程、行业培训等多种方式,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在求职材料准备方面,周博士重点讲解了简历和作品集的制作要点。她指出,简历是求职者给用人单位的第一印象,要突出自己的专业技能、项目经验、获奖情况等。例如,如果参与过重要的设计项目或设计比赛,一定要在简历中详细说明。而对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同学来说,作品集更是展示自己能力的重要窗口,要突出创意、技术能力和实际应用效果。
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不仅仅是环境的变化,更是心态的调整。周鑫老师以 “从‘主角’到‘配角’的转变” 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正确看待职场中的角色定位。她通过小李的案例,说明即使在校园里是风云人物,进入职场后也需要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积累经验。周博士强调,职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学们要学会调整心态,不要急于求成,要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