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师生丨快来看看学风建设中的信院典型
温暖师生 学风建设中的信院典范
在信息工程学院学风建设工作提质增效的征程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温暖行动为笔,绘就校园美好学风画卷,为学风建设持续赋能。
阳光学院温暖老师
程勇勇老师,用敬业与温暖诠释师者担当。面对新生因编程困难而焦虑,他主动课后辅导,耐心讲解,反复演示,直至学生理解。他的关怀如暖阳,驱散学生迷茫,成为他们心灵的依靠。程老师以爱育爱,以心暖人,用坚守和付出点亮学生成长之路。
阳光学院温暖辅导员
思政辅导员徐煜炜,她以生为本,用耐心辅导助力考研学子高分圆梦;她心系预警群体,以家校联动实现零挂科突破;她温暖疏导,为心理困扰学生重建朋辈支持,让爱与关怀照亮学生成长之路。
阳光学院温暖学生
台风天,舍友突发疾病,陈文略同学挺身而出。他与辅导员一同将同学转移至救护车可通行路段。安顿舍友后,又返回学校为其收拾衣物,到医院陪伴直至舍友父母到来。陈文略用行动诠释了舍己为人的精神,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担当与善良。
2024年国家级竞赛获奖
项目《膝笑颜开—基于AIoT的膝关节康复辅助设备领航者》,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荣获国赛银奖,是学校在该赛事成绩的历史突破。
项目《基于OpenHarmony操作系统的智慧教室解决方案》,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荣获国赛铜奖。
项目《精芯筑力—基于人工智能专注力行业领航者》,参与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荣获国赛铜奖。
学术科技优秀成果奖
潘程煜,于农业科技的荆棘丛中勇敢拓荒。大胆突破传统,以油压驱动结合油缸控制,让西瓜采摘机器人成本骤降。设计可调节高度的机械手,为农业采摘难题呈上高效经济新解 。
徐崇楠,执创新之刃,驰骋电子设计疆场,揽9项国省奖项;携专利为钥,代码化星辰,30项知产铭刻求索。以硬核实力注解科技青春,用无声代码撰写未来宣言。
周梓扬,学术科技成果奖获得者。他聚焦开源鸿蒙与智慧教育领域,申请各类发明专利、软著等知识产权超10项;他用代码编织科技理想,携学生科创作品亮相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自主创新的赛道上踏实前行。
2024-2025寒假社会实践先进个人颁奖
信息工程学院“AI赋能闽剧”实践队负责人田宸睿。结合专业所学C语言和AI大模型等软件制作出一款能准确识别语音指令,还能根据需求提供闽剧知识的详细介绍、互动问答的机器研互动机器人,助力非遗传承,获媒体关注,展现青年创新风采,开辟文化传承新路。
国家奖学金获奖代表
潘程煜,智育、综测排名均第1,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书为棋盘勤为子,赤诚向学招招胜。他以勤奋作棋招,申报国家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学科竞赛、学生工作双线开花,荣获六十余项各级各类奖项,用拼搏践行“知行合一”之精神,以奋进诠释“刚健笃实”之校训。
陈依雨,综测排名第4,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她作为国家级电子设计竞赛省一等奖获得者,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与扎实的工程实践,为智能智造注入新动力。她主持多项科研项目,成果斐然,同时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以笃行之志引领未来。
周梓扬,综测排名第1,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他勇攀高峰,率团队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蓝桥杯等赛事中屡获殊荣,个人获评福建省大学生创业之星。他以科技助农,351小时服务乡村振兴,荣膺“乡村推广大使”称号。
徐崇楠,综测排名第1,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获得国家级与省级奖项9项,三好学生等校级荣誉53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6项。
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代表
余梦晴,智育排名第2,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连续两年获得校级奖学金,多次在院级以上平台发布创作内容,考取三项专业技能证书,在校期间,多次获得校级月度表彰、“优秀共产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在信息工程学院学风建设的漫漫征途中,温暖的力量流淌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学院以劳动教育为抓手,以月度“文明教室”创建为路径,深入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师生齐力打造整洁课堂,一桌一椅见严谨,一扫一擦育匠心。以“润物无声”擦亮劳动教育底色,树立新时代校园劳动风尚标杆。
2024-2025学年劳动教育“文明教室”先进单位
当前,学院上下正全力投身以评促建的中心工作,在学院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过程中,我院师生将持续以“温暖”的力量,赋能信息工程学院在审核评估、升硕学科建设等中心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