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窑!|夯舍非遗陶艺工坊成果展示(纯享版)
“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本杰明·富兰克林
南岩书院 以“实践乐园”作为书院发展特色,以“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习精神为文化底色,践行“OBE”育人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践行"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夯舍陶艺实践工坊致力于成为同学们生活方式的新载体,以陶瓷和生活美学的结合为出发点,通过陶艺制作、陶艺分享会,传播优秀传统陶瓷工艺和文化,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激发以陶瓷为载体的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同时立足日常需求,建立陶瓷的应用美学体系。
陶艺,即陶瓷艺术,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产物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先民就开始使用黏土制作各种器物,这便是陶器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陶艺技艺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动中国陶瓷文化。在唐宋时期,中国陶瓷达到了鼎盛时期,各大名窑的瓷器享誉海内外,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
指导老师:
陈建平
南岩书院夯舍非遗陶艺工坊教师主理人
23市场营销1班陈世慧
24商务英语1班王萱萱
23级工商管理1班廖雅男
24级广播电视编导1班钟艺佳
23工商管理1班李晓晶
1.技艺精湛:陶艺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选材、揉泥、成型、施釉、烧制等,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艺人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
2.造型多样:中国陶瓷造型丰富多样,既有古朴典雅动青铜器风格,又有生动活泼动民间风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返求和创造力。
3.色彩绚雨:中国陶瓷的色彩丰富多变,从最初动单一色调到后来的五彩斑斓,每一时期都有其独特动色影风格。
4.文化内涵深厚:陶艺不仅是艺术的体现,更是文化的载体。它蕴含着丰富动历史信息、民俗风情和人文精神,是了解中华文化动重要途径。
24商务英语1班王萱萱
23电子信息工程1班林炜程
24商务英语1班王萱萱
1.选材:选择适合动黏土和矿物原料:经过淘洗、筛选、陈腐等处理,得到适合制陶的原料。
2.揉泥:将原料泥料进行反复揉捏、排气、除杂,使其达到一定的柔软度和可塑性。
3.成型:利用模具或手工将泥料制成各种形状的器皿或雕塑品。
4.施釉:在成型的器物表面涂上一层或多层釉料,以保护器物表面并增加美观度。
5.烧制:将施釉后的器物放入窑中进行烧制,通过高温使器物定型、釉面熔融、色彩显现。
24商务英语1班王萱萱
23机器人工程1班胡心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