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互融双高系列活动之寝室微党课(第十五期)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线,结合学校党委“互融双高”工作实施方案,激励我院广大青年学生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以实际行动切实加强基层党建,促进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经学院党委研究决定,以支部为单位开展“寝室微党课”活动。
学生第(一)党支部
宣讲人:旅游管理2202班 夏士哲
宣讲寝室:6栋2楼231号
本次寝室微党课宣讲主题是“凝心同铸中华魂,奋力共谱团结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发展规律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旨在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的具体实践,也是坚守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深刻体现。我们要深刻领会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意义,“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共同担负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使命。
学生第(二)党支部
宣讲人:文化产业管理2201班 豆岩
宣讲寝室:5栋3楼307号
在5栋307寝室,学生预备党员豆岩为室友们带来了一场以“长征精神”为主题的微党课。以“长征的胜利具有伟大的意义”为开场,讲述了长征的历史背景、伟大意义以及长征精神的内涵。
首先回顾了长征的艰苦历程,强调了红军在长征中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自然险阻,最终保存革命力量的伟大壮举。接着,结合毛泽东对长征的高度评价,阐述了长征精神的核心内容,包括坚定的革命理想、敢于牺牲的精神、顾全大局的团结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实事求是精神。最后结合了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鼓励大家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扬长征精神,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此次微党课不仅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也激励大家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不断奋进。通过这次活动,寝室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践行长征精神,团结互助,共同进步,为实现个人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学生第(三)党支部
宣讲人:历史学2102班 杨思聪
宣讲寝室:4栋1楼127号
本次“寝室微党课”以“改革开放史”为主题,通过预备党员领学、分组研讨、案例分享等形式,深入学习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成就。主讲人杨思聪同学聚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带领寝室成员重温了党的历史性转折及其深远影响。
杨思聪同学首先梳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结合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特区建设”等典型案例,生动阐释了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在讲解结束后,寝室同学围绕“改革开放精神对青年一代的启示”展开讨论,聚焦改革开放政策对基层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了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改革精神。
通过本次寝室微党课活动,大家系统了解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脉络,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带领人民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宝贵成果,深刻体会到“敢闯敢试、开放包容”的改革精神,进一步明确了青年在新时代深化改革中的责任。
总结:本次寝室微党课圆满成功,通过贴近生活的案例和多元互动形式,寝室成员不仅夯实了理论基础,更坚定了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信念。
研究生党支部
宣讲人:吕苓
宣讲寝室:9栋2楼208号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从落后于时代到赶上时代、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完成了从世界体系边缘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华丽转身。70多年来中国的发展变化,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949年10月1日,于北京天安门广场,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光荏苒,70多年只在弹指一挥间。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我们伟大的祖国一路风雨兼程、披荆斩棘、砥砺奋进,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