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学校召开学生工作队伍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学习研讨会
2月25日,学校召开学生工作队伍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学习研讨会,集体学习了国家民委《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重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两篇最新理论研究文章。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永强出席并讲话,学院副书记、班导师、辅导员代表、党委学生工作部全体人员参与会议,会议由学工部部长马伯忠主持。
会上,王永强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国家民委两篇最新理论文章的主旨要义和深刻内涵,充分肯定了此次学工队伍第一时间组织学习研讨会的意义。他指出,作为民族高校的学工队伍,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员干部、学工队伍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带头加强理论学习,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全过程。一要坚持主线要求,深化学生工作格局。通过定期召开学生工作例会、研讨会等,深入推进“大思政”“大教育”“大服务”“大安全”“大队伍”“大团结”为基本格局的“大学工”一盘棋工作格局建设,全面构建高质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锻造强大思政引领力,不断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保障全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与成效实现新进展。二要悟深悟透最新理论成果,守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阵地。按照既定部署,一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和民族学学科教材课程建设,上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提升课程质量。开学初要组织开展好校、院、班三级开学第一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持续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三要系统谋划部署,持之以恒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以讲座、报告会、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五观”,增强“五个认同”。做好小迪“道中华”工作室建设,持续提供原创优质作品。邀请名师名家、专家大咖、非遗传承人等进校园,创新形式开展中华文化大讲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
会上,学工部部长马伯忠领学了相关内容,谈了学习体会和感悟,指出学工队伍要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心怀“国之大者”“校之要事”,着眼时代使命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一体化推进实施内容全涵盖、对象全覆盖、责任全链条、制度全贯通、成效全彰显的固本铸魂大思政体系化建设工程,积极构建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以高质量学生工作助推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建设实现新跨越。
在交流发言环节,与会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学习体会,分享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克撒子从历史、理论和现实三个逻辑出发交流了学习心得,分享了他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性的认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副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肖灵分享了要通过“带头示范学、组织学生深度学、品牌活动转化学”的三位一体模式,推动理论学习与育人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师生争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拥护者、积极传播者和忠实践行者。
化学与环境学院副书记、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曾伟结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的修订完善,分享了自身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新认识。
药学与食品学院班导师郭坤从文明传承、理论创新、共同体建设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科研及班导师工作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的践行。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专职辅导员莫海英结合一线辅导员工作实际和AI发展新趋势,分享了如何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融入学生思政工作的思考。
学工部副部长彭瑶结合个人岗位实际,对以连续性筑牢历史根基、以创新性激发时代活力、以统一性凝聚强大力量,以包容性促进交流交融、以和平性彰显世界意义进行了分享交流。
学工部管理科科长顾永旭分享了作为高校学工队伍,要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引导学生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此次研讨会进一步增强了学工队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理解与认识,为学工队伍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日常管理过程中更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