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艺术学院举办“利用Deepseek+X”辅助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培训
为积极响应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变革的号召,深化艺术设计教学与前沿科技的融合,设计艺术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利用Deepseek+X辅助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专题培训。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引入DeepSeek人工智能工具,探索艺术设计教育新模式,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助力构建“艺科交融、产学结合”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本次讲座邀请我院环境设计系青年教师常鸿飞主讲。
设计艺术学院作为西京学院的重点学院之一,始终以“民艺奠基、艺科交融”为人才培养核心理念,拥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美术学、产品设计5个本科专业和三个省级科研平台。本次培训聚焦DeepSeek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潜力。
常鸿飞老师从技术赋能教学效率、创意激发与设计辅助和AI伦理与风险防控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并通过实践案例演示,展示DeepSeek在课程设计、学生作品分析及跨学科数据可视化中的功能。例如,利用AI自动生成教学案例对比报告、学生创作趋势分析,优化教学设计精准度。
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培训重点讲解了如何通过“三维提示语模型”优化AI工具的应用,例如生成设计灵感关键词、辅助完成方案框架搭建,并转化为思维导图,提升教学内容的逻辑性与创新性。着重强调数据隐私保护与学术规范,指导教师规避敏感信息上传风险,警惕AI幻觉效应。
设计艺术学院臧卫军院长讲到:“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推动教学范式变革的催化剂——它能优化课堂效率、延展设计思维,也让“因材施教”与“个性化学习”更具落地可能。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技术应用需始终以教育本质为锚点,坚守学术伦理、注重人文温度,在“工具理性”与“艺术感性”间寻求平衡。希望全体教师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教学改革的行动力,在人工智能浪潮中主动拥抱变革、引领变革,共同打造“艺科交融、智创未来”的教育新生态”。
展望未来,设计艺术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推进三大方向:一是深化AI赋能,依托“AI+非遗”“AI+文创”等特色项目,开发跨学科课程资源;二是强化师资建设,通过常态化教研活动、校企联合工作坊,持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三是完善机制保障,建立AI教学伦理规范与技术风险防控体系,为创新实践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