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之声|新财大旅游学子亮相旅博会 共话"责任旅行"的青春担当
3月22-24日,乌鲁木齐红光山新疆国际会展中心迎来文旅盛事——2025新疆文化旅游产业交易博览会暨第六届春季旅游博览会如期举办。在备受关注的"旅游+公益"主题沙龙中,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及旅游学院文旅创意产品设计协会的学子们受邀参加,与行业大咖同台论道,以"Z世代"的独特视角,为责任旅行注入青春注解。
生态守护者说
"每片胡杨叶都是生态信使"
申诗晨(2023级旅游管理专硕)以博斯腾湖生态修复为例,讲述"世界环境日"多方联动的动人实践。当志愿者的身影与碧波相映,当环保科普与垃圾清理并行,她描绘的不仅是湖区的蜕变画卷,更是青年一代"以行践知"的生态宣言。让负责任的旅行理念深入人心,让更多人更加关注生态保护旅行并践行责任旅行,最终湖区环境得以改善。
非遗传承者说
"针线穿梭间传承千年密码"
郭智溶(2023级旅游管理学硕)将镜头对准非遗工坊:库车大馕城的麦香里蒸腾着匠人匠心,柯尔克孜族刺绣的经纬间编织着文明密码。她提出的"非遗体验三步法"(观技艺、学典故、做文创)引发热议,游客可在参观制作过程时亲身体验,在旅行中感受非遗文化,不断传承文化助振兴,共赏丝路新风情。
低碳践行者说
"用脚步丈量诗与远方"
杨欣欣(2024级旅游管理学硕)以独库公路为样本,构建"绿色出行方程式":自备环保袋实现100%垃圾回收,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拼车出行降低60%碳排放。她展示的阿禾公路"无痕旅行"实景对比图,让"带走记忆,留下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
公益传播者说
"让红色基因在旅途中绽放"
会展经济与管理2022-2班张杨带来别样视角。通过讲述旅游学院红色宣讲实践团深入吐鲁番乡村的故事,他构建起"公益旅行双循环"模式——将公益融入旅行,既在葡萄镇感受风土人情,又在依提帕克和布尔加依村播撒红色火种。在感受当地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同时也与当地群众深度交流、交往、交融。
从博斯腾湖的碧波到独库公路的云端,从非遗工坊的匠心到乡村田野的星火,这群文旅新生代正用青春智慧重构旅行价值。他们用行动证明:责任不是旅行的枷锁,而是丈量世界的标尺;公益并非额外的负担,而是邂逅美好的密钥。让我们与青年同行,让每一次出发都成为传递美好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