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自主试点单位 > 西京学院

启智润心,赋能成长

发布时间:2025-03-25 16:54:43 李鹏

启智润心,赋能成长

构建新时代心理育人新格局

心理健康是青年成长的基石,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不仅要培养专业过硬的人才,更要塑造内心强大、积极向上的新时代追梦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西京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积极响应号召,以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 - 2025年)》为指引,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平台,构建“全员参与、多维联动、科技赋能”的心理育人体系,全方位、深层次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走深走实,助力学子阳光成长。

一、多维活动布局,打造浸润式心理育人网络

(一)构建活动矩阵,激发全员参与活力

每年3-5月,学院以“心理育人季”为核心,打造“赛训结合、知行并重”的活动矩阵。通过心理咨询案例竞赛、心理情景剧展演、心里手语操评比、心理微电影创作等赛事,深化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实践运用。同步开展“书香润心”读书会、“心灵奇旅”主题演讲、“春意寻宝”心理游园会等活动,以趣味形式提升学生的情感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其中,原创微电影《在你准备放弃的那个夜晚》与情景剧《破晓》分获省赛银奖,彰显心理育人实效。此外,学院创新“竞赛+培训”模式,在心委普训的基础上,以“线上+线下”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激发学习热情,检验学习效果,并评选“十佳心理委员”与“育人之星”,树立标杆,凝聚健康向上力量。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片5.png

图片6.png




二)精准心理导航,科学测评护航成长

每年11月,学院依托教育部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对新生开展全覆盖心理筛查。通过专项培训、温馨环境布置、辅导员全程督导,确保测评真实有效。依据结果分层访谈,建立动态心理健康档案,联合家校资源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定期召开心理工作形势分析会,邀请心理中心专职教师互通情况,分析研判心理重难点问题,深化“校—院—班—舍”四级预警机制,实现心理隐患早发现、早介入,为后续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图片7.png


三)常态服务浸润,构建心灵关怀共同体

学院以“一站式”学生社区为载体,推进心理健康服务常态化。每月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由心理委员主导,结合培训所学设计活动方案。开放心理咨询室,采用“预约+值班”双轨制进行咨询,期间严格保护访者隐私,保证咨询专业性。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沙龙,通过案例研讨提升心理委员实务能力。同时,创新“积极心理学”传播路径,选拔骨干团队参与专业培训,辐射带动朋辈互助,形成“全员守护、全程关怀”的心理育人生态。

图片8.png

图片9.png

图片10.png




二、制度筑基固本,筑牢心理健康防护体系

(一)强化动态预警,织密安全防护网

学院建立“一人一档”心理健康数据库,实时更新学生心理状态与咨询记录,构建四级联动预警网络。通过定期轮训班委、优化班级、宿舍心理委员队伍,强化基层信息触角,结合月度全面心理排查,动态识别风险,确保问题隐患化解于萌芽。

(二)环境赋能升级,打造心灵栖息地

优化心灵驿站功能布局,以淡蓝主色调营造舒缓氛围,增设心理减压玩具、心理学书籍及“心”形主题装饰,打造兼具专业性与亲和力的空间。同步开发线上心理资源库,提供自助式心理调适工具,延伸服务功能,帮助学生舒缓压力。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三)师生协同共进,提升专业服务力

实施“双轨能力提升计划”:学生层面,培养心理团辅骨干,强化观察力与助人技能;教师层面,组织辅导员系统学习发展心理学、危机干预等课程,掌握SCL-90等专业测评工具,提升倾听与共情能力。同时,完善心理危机应急预案,开展家校联动家访,构建“全员参与、全程跟进”的协同机制。

三、问题导向革新,精准施策促提质增效

学院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直面短板:部分活动创新不足、学生参与度不均、心理委员专业素养待提升等。对此,针对性推出改进举措,在活动创新方面,结合专业特色与热点话题,设计“科技+心理”融合项目,如逐步开发心理健康监测APP、VR情绪管理模拟系统,激发学生创造力。在队伍强化方面,构建“理论+实践”培训体系,增设案例分析、模拟演练课程,提升心理委员工作技能。在专业深化方面,邀请专家指导团辅活动设计,减少游戏化倾向,增强心理学理论渗透。在流程规范方面,细化因心理问题休学学生心理排查标准,督促定期检查复查,建立追踪台账,确保干预闭环。

四、前瞻融合创新,擘画心理育人新图景

未来,学院将紧扣“五育融心”理念(德育铸魂、智育启思、体育强魄、美育润情、劳育砺志),探索心理育人新范式。科技赋能:结合学科优势,鼓励学生运用AI、编程等技术开发智能心理产品,如情绪识别算法、虚拟心理咨询助手等,推动心理健康服务智慧化。学科交叉:开设“科技与心灵”主题工坊,引导学科社团研究心理健康解决方案,培育复合型人才。开放协同:联合兄弟院系、实习企业共建心理健康联盟,共享资源与案例库,逐步打造区域心理教育标杆。动态优化:建立学生心理健康需求调研长效机制,学生所需就是工作所向,以真实数据驱动服务迭代,实现精准心理服务供给。

西京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将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持续深化心理育人改革,培育兼具专业素养与健康心态的时代新人,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


责任编辑:段领
​构建新时代心理育人新格局
按照“二级学院办书院”的总体思路,两个学院共建一个书院。书院推行基于三全育人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