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红色基因育人模式,培育新时代大国工匠
一、项目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重视红色基因传承,多次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要强化教育功能”。对于职业院校来讲,在培育新时代大国工匠过程中发挥红色基因育人优势,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职业教育工作和红色资源重要论述的应有之义。
本项目实施3年多以来,在大国工匠培育过程中,以学校所在地区域红色基因为育人资源,形成了“4+4+3”育人模式。即注重将与学生接触最多最频繁的育人主体作为主要力量,守护学生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成为大国工匠。依托学校所在地本土区域红色资源、校园红色基地、“一站式”学生社区、校园“微阵地”4个平台,围绕“知-信-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理逻辑,从红色基因信仰者、传播者和践行者3个环节实现职业院校育人目标。
二、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职业院校育人目标,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重维度组建育人主要力量守护学生成才成长,广泛依托本土红色资源,如学校所在区域和校园红色资源,通过“校内+校外”“课堂+课外”拓宽育人途径,以“知-信-行”逻辑主线搭建育人环节,最终构建组织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为一体的育人体系。
三、具体做法
(一)组建“4支队伍”
第1支队伍即辅导员。一是重视辅导员红色精神的培养。组织辅导员参加红色精神主题培训,确保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二是充分发挥辅导员工作平台作用。将红色文化的学习与党团建设相融合。三是融入辅导员日常工作。通过班级日常管理、就业指导、社会实践等日常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红色育人活动,实现学生的全覆盖。
第2支队伍即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一是组织学生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程”实践教学,赴区域红色基地参观学习。二是指导学生参加比赛,以赛促学。参加校级和市级“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陕西省首届职业院校红色全景资源创意展示活动等比赛。
第3支队伍即公寓管理员。打造了“四进”品牌活动,将文化、帮助、管理和服务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做起,践行红色基因。
第4支队伍即学生社团。成立学生思想引领类社团“青年研学社”。每周设立“红色星期三”,进行理论学习、交流研讨与实践活动。
(二)积极打造“4个阵地”
一是充分利用区域红色基地。多次组织学生赴学校周边爱国主义基地参观学习,与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红色教育基地建立长效合作共建机制。
二是采用信息化手段,在学校建立了“红色文化VR智慧学习体验基地”。该基地成功获批西安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开展红色革命事迹VR虚拟体验展示,活化红色资源。
三是充分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思想引领高地作用。在学生社区公寓打造了红色文化长廊。长廊主题将红色基因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融合。如结合建筑专业打造了“桥见党史”红色文化长廊。同时,学生社区设立“公寓风采展示”园地,以学雷锋、清明节、国庆节等为契机,展示学生践行红色基因各项活动。
四是打造了校园红色“微阵地”。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号打造“五微”专栏。分别为“微讲堂”、“微诵读”、“微讲述”、“微绘本”、“微讲解”。
(三)形成“3个环节”
一是加强党史学习,成为红色基因信仰者。组织学生分层分类学习红色基因。如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中间,主要侧重理论学习。在其他学生中,侧重于各项活动的开展。
二是讲好红色故事,成为红色基因传播者。依托“青年研学社”成立宣讲团。宣讲团成员深入挖掘家乡所在地的红色资源,进宿舍、进教室、进班级进行宣讲。学生参加“大学生讲思政课”,向身边同学讲述典型人物和感人事迹,讲述社会和国家发展伟大成就。
三是注重专业实践,成为红色基因践行者。利用寒暑假,组织实践队,结合专业知识践行红色基因,服务社会。
四、标志性成果
(一)学生热情高涨,思想素质得到提升。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讲思政课”,同课异构。近年来,9名学生参加市级比赛,分别取得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二)学生积极践行,红色基因得到有效传承。近年来,2名学生荣获2023陕西省红色旅游导游讲解大赛二等奖,学校荣获大赛优秀组织奖。在陕西省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4名师生评为省级先进个人,3支队伍评为省级优秀团队。其中1支队伍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2023年“西安市好青年集体”。
(三)组成研究团队,形成研究成果。一是组成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团队。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为平台,近年来,1支队伍获省级银奖,3支队伍获省级铜奖,用所学服务社会。二是组成辅导员研究团队。围绕传承红色基因的各项工作重点和难点,开展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2021年以来,《新时代红色基因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创新研究》《红色文化资源在培育“新时代好青年”中的理论价值与实践创新研究—以高职院校为例》等4项红色育人课题成功获批省级和院级课题。公开发表《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与创新性对策》《红色基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实践》等5篇学术论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4篇。
五、经验启示
(一)育人管理者与学生相结合,形成育人合力。要从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和最直接的教育主体和学生自身教育对象两个维度来构建育人主体队伍,既能保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又能确保学生得到正确指导。
(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形成育人体系。要善于总结活动实施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以及存在的重难点等问题,形成专项研究,确保活动的系统性和体系化。
(三)学校与社会相结合,形成校社合作。要充分挖掘学校以外的育人资源,用好社会各方面力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