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会
为深入推进学院师生对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促进师生间的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全方位提升研究生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我院于12月25日举办了第九期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会,此次读书会分为两场专题研读活动,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和热烈的反响。
12月25日读书会在学生公寓 3B-103举行,聚焦于《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这一经典著作,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杨云芳老师担任主讲,贾超老师参与分享,2024级全体研究生参加。杨云芳老师首先指出了读书和学习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接着阐述了选择《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作为推荐读物的缘由。该书简单易懂,契合跨专业学习者的需求,阅读它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及当下社会现象,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思维创新。
随后,同学们围绕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应用展开深入探讨,内容涉及毛泽东从抽象形象到社会变革关键推动者的转变历程,以及其在反封建、反帝国主义斗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外,还有同学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给中国经济结构带来的变化、中国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里所处的角色,并且交流了如何以批判性思维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来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等方面。
最后,杨老师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总结,再次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点明跨专业学习者在构建专业知识体系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此次读书会中受益匪浅。
同日,在图书馆N608研讨室举办了《邓小平时代》经典读书会,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高明老师担任主讲,2023级全体研究生参与此次活动。高明老师以“大历史观视阈下阅读《邓小平时代》的几点思考”为主题,通过对谈、研讨和讲述等方式,与同学们展开了深入且充分的交流探讨。他引导同学们将“邓小平时代”置于社会主义500余年、中国共产党100余年、新中国成立70余年以及改革开放4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来审视,同时放置于资本主义发展史与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历史的对较维度,尤其是与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比较框架下进行考量。他提出,应该注重从历史的比较中探寻历史规律,明晰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科学洞察国际国内发展大势、把握历史主动,持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他建议,要着重结合雷日科夫《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以及《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图书和史料,展开横向和纵向的历史梳理和对比分析,透过现象洞察历史的本质。他倡导,要坚持持续且系统地学习,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的历史进程,并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此外,高明老师还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鼓励同学们,要将个人的成长发展置于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去审视和规划,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在顺意时,把酒临风,能够畅谈金戈铁马的光辉岁月;在艰难时,雪夜拥炉,能够独自烘烤被泪水打湿的故事。”
此次读书会,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经典著作的认识与理解程度,有效提升了理论素养水平,而且使同学们学会运用大历史观的方法去剖析历史,掌握了相应的研究方法,同时,还促使同学们对未来发展树立起更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我院将继续秉持“品读马列经典·启悟人生航程”的宗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书会活动,致力于促进学术氛围的营造与建设,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引领师生共同遨游知识的海洋,追寻更加充实且富有意义的学术生活与人生体验,为全院师生搭建更加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凝心聚力共同推动学院学术研究事业迈向繁荣发展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