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纺织大学以“价值引领·需求驱动·科技赋能”为导向涵养一站式社区文化建设
一、社区驿站育人理念
武汉纺织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以“党建引领、文化浸润-五育融合”为核心理念,发挥便捷事务办理和专业实践育人的功能,构建了“服务-文化-空间-活动”四位一体的社区育人新模式,打造“笃学创新、悦享生活”的社区文化,锤炼大学生“八力”,推动形成社区育人新格局。
二、社区驿站育人实践举措
(一)创建“共治共享”社区管理体系,筑牢社区育人根基
1.构建“四级”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服务站构建“驻楼学工队伍-楼栋长-楼层长-寝室长”四级联动网格,实现社区事务精细化覆盖,形成“发现-反馈-解决”问题的闭环机制,社区服务满意度达98%。
2. 建设社区自管会赋能“四自”服务。成立学生社区自管会,建立“提案-协商-执行”共治机制。通过“社区议事厅”平台,学生参与制定社区制度,实现“学生社区学生管”“社区文化产品自产自享”。
3.组建“大思政”队伍全服务学生发展。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点灯”,协调思政队伍、专家教授、管理干部、社区、企业导师等入驻,实现思政教育、学业指导、心理帮扶、科创实践“零距离”。“院士校长答疑课”25期、“书记下午茶”80期、“专家学者进社区”80次,征兵咨询750人次,累计接受学生咨询6000余次,解决急难愁盼问题600余件。
(二)打造“科创实践”文化育人体系,培育高素质时代新人
学生社区以“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为目标,挖掘社团思政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生命力、领导力、创新力、协调力、决策力、专业力、实践力、抗挫力,打造“德育铸魂、科创启慧、体育强身、美育润心、劳育赋能”特色育人生态链。
1.德育铸魂:将党性教育、红色基因传承与学科建设有机融合,推进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模式,支部建设扎根社区,提质增效;开展“行走的党课”等系列活动80场,深入基层开展宣讲共200余次,读“习”有声英语角活动。
2.科创启慧:各学生社区驿站依托对接学院科研、实践平台,如纺织新材料与先进加工全国重点实验室、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平台,构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竞赛育人模式,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近3年来,学生团队荣获全国“挑战杯”竞赛特等奖、累进创新奖,“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等国家级、省市级奖项百余项。
3.体育强身:打造社区体育角,举办乒乓球、羽毛球“楼栋争霸赛”、趣味运动会等,倡导“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生活理念。
4.美育润心:发挥书画协会、石头画协会、纺大非遗社团等艺术类社团的艺术涵养功能,通过走廊摄影展、手作纸花艺术工坊、石头画沙龙、楹联大赛、校园创意集市、焕化时装周等提升学生审美素养。
5.劳育赋能:将劳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展“手作青团”“雷锋月”“爱国卫生”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劳动实践平台;结合各学院、社区优势资源和特色文化,不断探索和创新劳动教育实施路径,让学生“眼里有活、心中有光”,深刻理解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的道理。
(三)推动“楼宇空间”提档升级,让每面墙都会“讲故事”
1.楼宇文化营造。设计社区IP形象及专属LOGO,融入社区标识系统;打造“考研英雄榜”“就业达人榜”,树立榜样力量;楼梯过道变身“光影长廊”,展出师生摄影作品100余幅,展现青春风采。
2.党建文化浸润。结合社区特色,营造形式多样的融合式的党建文化氛围,如“党建红+生态绿”主题文化墙、“红色先锋”党建文化窗口、龚全珍工作室等。
3. 功能空间活化。优化社区格局,建设“心理树洞屋”“家长会客厅”“书记下午茶室”“学科竞赛孵化站”,提供谈心谈话、学术研讨、手工创作等多元场景,日均使用率达90%。
(四)打造“成长助力”特色活动,让社区“温暖”起来
1.思想引领铸根基。开展“学者讲坛”“辅导员沙龙”等品牌活动,校领导讲授专题党课、主题教育,和学生们面对面交流;组织专家学者进社区,让课程思政、活动思政更鲜活,让党建活动融入专业建设。
2.朋辈领航促成长。设立“朋辈领航”栏目,邀请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退役士兵、企业达人开展分享会80余场,覆盖学生7000人次,形成“身边人影响身边人”的良性循环。
3.心理健康护成长。创新“心理树洞信箱”“解忧杂货铺”等载体,心理委员定期召开“心灵茶话会”,开展“集体生日会”等活动,2024年成功干预心理危机案例90余起。
4.志愿服务显担当。学校众多志愿服务团队积极看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志愿服务总场次2800余场次,年志愿服务总时长达到200万小时。如,蓝灯志愿团”深入社区开展“阳光彩虹跑”“星宝音乐会”“自闭症儿童夏令营”等活动;绿协志愿服务团队开展环保检测、环保宣公益宣讲等活动;“益起阳光”开展“七彩四点半·阳光领航计划”帮助社区居民解决“辅导作业难”的烦恼;黄展翌志愿服务队开展支教活动等。
三、品牌成效与展望
科创实践活动有成绩。2023年学校以全国团体总分第31名的成绩,首次捧得全国“优胜杯”,成为湖北省属唯一捧获“优胜杯”的高校。2024年学校首次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夺得金奖,并以主体赛1金、2银、2铜,“秦创原”创新挑战赛1银的优异成绩,首次捧得“优胜杯”(全国第42名),团体总分位列全省参赛高校第三位、省属高校第一。经过普及性孵化、阶梯式培育、科学化指导,在项目申报数量上逐年大幅递增,校赛入围项目达500余项、覆盖学生超过5000人,为营造优良学风、培育科创意识、厚植科研报国精神做出了积极贡献。
特色社会实践有成果。学校绿色环保协会、蓝灯志愿团等社团多次荣获全国优秀大学生社团,“绿芽”志愿服务队入选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示范团队;“益起阳光”志愿服务队入选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队”;蓝灯志愿团队坚持14年用艺术陪伴自闭症儿童;学校特色社会实践荣获各类荣誉300余项。
样板支部建设有成效。武汉纺织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学生党支部等9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院部党委和4个党支部、2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研究生党员标兵入选省级党建“双创”培育创建名单,基层党建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