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设高校 > 太原学院

典型经验│山西青年报以《百余名“青马”学员行走中上好“大思政课”》报道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05 08:43:40

8月14日《山西青年报》报道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青马”学员在行走中上好“大思政课”。

在此次活动中,学员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讲授,而是走出教室,走进社会,感受党的创新理论的磅礴力量,用脚步丈量理论与实践的距离。通过沉浸式的学习方式,学员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思政课中所传授的知识和理念。青马学员纷纷表示:“行走中的思政课让那些抽象的理论变得鲜活而具体,使我们能够真正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旨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不断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指尖的思政课、可触摸的思政课等多元化的思政课堂,让思政教育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未来,学院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形式,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相信在这样久久为功,锲而不舍地创新实践下,我校的思政教育将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报道全文:

当暑假遇上“行走的思政课”,青年学子在深学细悟中会迸发出怎样的思想火花?今年暑期,一场特别的红色文化探索之旅在太原学院开启。

太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 “践悟新思想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推动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15名骨干教师带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的100余名学员分别组建了红色晋阳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队、传承革命精神徐帅故居宣讲团社会实践队、龙城优秀传统文化探源团社会实践队、追寻足迹科技创新观察团社会实践队、乡村振兴·青春笃行社会实践队5支队伍开展了一堂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革命精神

“行走的思政课”不仅是一次对知识的追求,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红色晋阳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队走进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八路军驻晋办事处、黄坡烈士陵园、双塔烈士陵园、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传承革命精神徐帅故居宣讲团社会实践队则走进徐向前元帅故居和徐向前元帅纪念馆,追寻红色记忆。

看着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队员们仿佛被带入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重温那一段段光辉历史,接受一次次精神洗礼和革命传统再教育,从红色浸润中汲取宝贵的历史知识、政治智慧、革命力量和道德滋养,深刻感受到肩上的责任与使命。

太原学院机械22-2班学生李阳说:“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站在这片曾经孕育了革命先驱的土地上,我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革命先辈们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将激励着我不断努力、砥砺前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追溯三晋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为了让广大青年学生自觉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中华民族的“根”,龙城优秀传统文化探源团社会实践队前往山西青铜博物馆、晋商博物院、北齐壁画博物馆、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和晋祠博物馆,探寻悠久灿烂的三晋文化。

一眼千年,队员们跟随老师穿越到璀璨的中华民族古文明时代。在山西青铜博物馆,队员们近距离感受青铜器折射出的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三晋文化在华夏文明传承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在晋商博物院,重温晋商发展的重大事件和成果,了解晋商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五百年的辉煌成绩,多角度感知“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在北齐壁画博物馆,通过近距离体验数字技术赋予千年壁画的无限生机,对北齐时期三晋大地上的文化和风俗有了深入了解;在天龙山石刻博物馆,了解了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石窟艺术特点和发展过程,深刻体会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在晋祠博物馆,深入了解晋祠的“三绝”“三宝”“三匾”,领略古人精湛的建筑工艺,感悟对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的重要性。

“中华文明渊源流长,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以实际行动守护中华文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太原学院网络工程22-4班学生王进说出了同学们的心声。

寻足迹看发展 汇聚创新动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为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于强国建设的重要性,激发创新动能,追寻足迹科技创新观察社会实践队前往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北方机械集团、山西宇翔电子产业园、山西讯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体验山西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

现代化的设备、精密的工艺、忙碌而有序的生产线、大数据平台、智能机器人控制室,无不彰显着科技创新带来的发展动能与勃勃生机。探访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队员们感受科技赋能“双碳目标”的生动实践;走进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队员们感受中国制造的传奇;触摸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政务服务中心改革创新展厅“硬核”科技成果,队员们无不为之震撼;走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队员们为几十个填补国内空白的首发首创新产品、新技术而骄傲。

此外,科大讯飞的智能语音识别、北方机械集团的科技报国、宇翔电子产业园的军民融合,都激发出队员们对科技创新的无限向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队员们深刻理解了科技创新对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太原学院智能22-4班学生罗嘉宁感叹,这次实践教学对他触动很深,在今后的学习中,他将以不怕苦的钻研精神提升技能、练就本领、改革创新,努力成长为为国奉献的大国工匠。

感悟乡村振兴 勇担时代使命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为使广大青年学生切身感悟山西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乡村振兴·青春笃行兴县社会实践队前往358旅旧址所在地恶虎滩村、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所在地北坡村、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和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所在地蔡家崖村以及具有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底蕴的六郎寨、裴家川口村、固贤村,体悟革命老区的发展变化。

一座座高高的黄土山脚下,不规则地布局着层次错落的古窑洞,陈旧的建筑浸透着历史的沧桑。在革命遗址和纪念馆里,队员们认真聆听革命故事,仔细查看历史资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从历史与现实的对照中,体验乡村巨变;在六郎寨农耕博物馆,深入了解晋绥深远悠久的农耕文化;在历史文化名村裴家川口村,队员们被粗犷淳美的黄河风光和沧桑厚重的人文历史所吸引;在固贤村乡史馆,队员们认真品读乡贤文化和红色文化,感悟乡村文明;在图书馆和村民亲切交谈,了解乡村发展现状和群众生活状况;在乡村e镇服务中心,体验电商直播助农服务,体会到搭建电商平台、孵化电商基地,让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的重要作用。

太原学院人力资源管理22-2班学生李慧说:“革命先辈把可贵的青春献给了祖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的革命老区统筹推进生态保护、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正在迈出坚实的步伐,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秉承革命先辈不怕苦、敢吃苦的意志,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奋发有为。”

实践过程中,太原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显久先后赴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山西瑞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慰问实践队师生,为其讲授党课,勉励他们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长真才、厚情怀,同时希望大家发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先锋作用,讲好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带动广大青年学生共同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据悉,新学期开学后,这些实践队员将走进太原学院学生社区开展宣讲活动,使更多学生接受实践教育。

新闻链接:百余名“青马”学员行走中上好“大思政课”


责任编辑:张新生
山西青年报以《百余名“青马”学员行走中上好“大思政课”》报道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暑期实践
由原太原大学\太原师范学校、太原市教育学院合并而成,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并更名为太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