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联动 三力共振 七色赋能 点亮社区文化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4-28 14:54:18

太原理工大学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一体联动,深化三力共振打造“七色光工程”赋能点亮社区文化新范式,将学生社区打造成思想引领的前沿阵地、成长成才的实践平台、文化浸润的精神家园。

一体联动:构建文化育人共同体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学生社区建设,整合党建、思政、管理等资源,成立迎西、虎峪、明向三大社区形成“校—院—社区—宿舍”四级联动机制。成立专项领导小组统筹协调16个职能部门与27个学院力量,建立起校领导每周面对面与学生交流1次,处级领导干部每季度参加主题班会、党日团日活动1次,辅导员每月组织集体活动1次的“三个1”交流对接机制,构建起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的文化育人共同体。

二、三共振:激活文化建设赋能场

党建引领聚合力。“红色引擎”驱动社区治理创新,构建“党团服务中心-党员工作站-党团先锋岗”三级服务模式,设立8个党团服务中心、44个党员工作站,形成“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将组织生活嵌入学生生活场。

队伍下沉强动力。实施“全员育人”工程,组建人生学业、生活校友朋辈导师进社区的五维育人队伍。邀请两院院士做客“求实大讲堂”,组织院校导师进行科创沙龙,开展“校领导接待日”“优秀毕业生座谈”“专业之旅”等活动650余场,辐射学生2万余人次,教育力量下沉一线。

空间再造增活力打造“线上线下”双轨服务空间,实现社区管理服务共建共享。线下形成“1+3+13”社区构架(1个学生活动中心,3个学生社区,13个辅导员工作室入驻),满足生活服务、活动开展等需要;线上整合教务、学工、公寓等系统,通过“一站式”企业微信服务平台,30余项业务“一键办理”,满足师生多场景全域性信息查询、业务办理需求。

三、七色工程:培育文化生态新范式

思想引领,打造红色基因工程。“红船领航”“向善”等辅导员工作室为依托,通过“画”说党史、“向善论坛”等主题活动,强化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开展“党支部书记谈”沙龙活动,实现理论宣讲进寝室,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在校学生全覆盖和服务学生“零距离”。

精准帮扶,构建橙色暖阳工程。依托“蒲公英”资助育人工作室,构建“思想引领+精神激励+成长保障”全周期帮扶体系。通过劳动教育周、勤工助学《车轮上的微光——校园单车守护纪实》等特色项目,将资助工作与劳动教育融合,年均累计开展资助育人活动30余场,惠及学生5000余人次,实现物质帮扶与精神培育同频共振。

心理护航,培育金色润心工程。以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心晴驿站”工作室为依托,将心理服务下沉社区构建“校-院-班-寝”四级预警机制与“智慧化服务平台”双轨并行的心理育人体系。年均开展悦心四季“心理健康月”心理健康活动120余场。

安全为本筑牢绿色生命工程依托“安全与应急”工作室,构建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定期开展安全巡查消防演练,年累计开展反诈宣传安全教育主题班会等活动200余,引导学生筑牢安全底线,创建文明和谐社区。

生涯导航,成就青色励志工程整合“北极星”生涯导航、“灯塔”就业指导工作室等资源,打造“就业直通车”服务平台开展“宏志助航计划”就业能力培训。年举办企业课堂、求职门诊等活动60余场,组织就业招聘会30余场,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

学业领航,搭建蓝色筑梦工程“筑梦”学业发展工作室为支撑,实施名师引领“朋辈”计划。结合“书香社区”建设开设读书分享会考研加油站等特色项目。依托近30个创新创业基地300余学生获国家级奖项,实现专业发展与创新能力双提升

文化浸润,焕新紫色文化工程依托“艺博”“青春IE”等辅导员工作室,打造“传统文化体验季”“非遗进校园”等品牌活动。每年举办艺术作品展、“艺术之光”大讲堂等活动100余场。依托“知明”网络思政工作室通过“融媒体+”矩阵,打造网络文化育人精品,形成线上线下协同育人新格局。

11.png

1 “画”说党史-“绘历史瞬间 传红色薪火”主题活动

12.png

2 车轮上的微光—校园单车守护纪实

13.png

3“心晴驿站”辅导员工作室心理团辅系列活动

14.png

4 定向深度就业帮扶团队入驻“静雅”、“清韵”一站式学生社区


责任编辑:李新玉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太原理工大学打造“七色光工程”赋能点亮社区文化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