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网格化”理论赋能学生社区“精细化”管理服务模式

发布时间:2025-04-24 08:36:55 知行社区

一、案例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大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在高校中尤为重要,如何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高校学生精细化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通高校育人最后一公里的具体要求。

二、主要做法

网格化管理是指将社区基层治理组织划分为网格,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和平台,实现资源整合,信息交流,实时联动,即时响应,达到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目的。知行社区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特点,通过构建网格化工作机制,让学校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需求,以为学生服务为宗旨,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服务的“精细化”模式。

(一)多层级学生网格员队伍建设

由社区所属学院作为主要管理部门,下设以楼宇为单位的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站,由院系副书记或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担任站长,形成顶层网格;站内以年级专业为单位进行具体网格划分,由辅导员负责年级、专业的网格管理。以宿舍为基础网格,选聘宿舍长、党员、积极分子等骨干同学担任网格内的网格员,即网格安全责任人,结合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特点,一方面加强网格员的选聘管理,另一方面优化网格员队伍结构,织密安全管理网,建设了一支具有政治自觉、信息管理、心理常识、服务意识的网格员队伍。

(二)学生网格化管理功能覆盖

社区不断完善网格管理运行制度,明确网格中各级负责人的工作要求和职责,制定网格管理的责任和具体工作措施,充分发挥基础网格在日常生活中的监测作用。其次,充分探索学生网格化管理的功能模块,结合主题教育,通过研究扩大网络化管理功能覆盖,筑牢学生安全底线,提升网格管理的可操作性。最后,优化顶层设计,增加各横向网格节点之间的互通互融,打破分割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发挥整体调控作用,以实现“掌握学生情况、预防化解危机、管理服务到位”的目标。

(三)学生网格化信息服务平台构建

社区研究搭建基础数据平台,即对网格内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维护,包括身份信息、家庭情况、身体状况等,着重关注家庭经济困难生、单亲家庭学生、残疾学生等特殊群体;其次,进一步研究搭建动态数据平台,即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工作重点、难点、矛盾点,构建异常情况快速反馈、处理机制,以网格员队伍为基础,建立起“网格员—辅导员—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层层反馈、数据接收处理机制;最后研究搭建沟通交流平台,遵循“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实现教育管理学生向服务学生的根本转变。

三、经验启示

通过建立健全学生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组建资源平台,配齐人员队伍等有力措施,社区对学生信息、行为轨迹、心理动态等服务管理显著增强。结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社区在网格化管理过程中,要牢牢把握以下“三个精”。

(一)精心设计

学生宿舍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休息的重要场所,知行社区把学生宿舍打造成网格化管理体系的重心,发挥好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的作用。建立健全学生情况异常反馈的处理机制。自上而下要做到:主要领导“心中有底”,分管领导“账目清晰”,辅导员“分类指导”,网格员“实时兜底”。发挥党建对网格员的引领作用,做到层层把控,及时反馈,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二)精确定位

在社区中找到样板网格,以点带面,模范学生带动全体学生,网格员明确工作职责,把学生管理服务工作从导员抓,骨干抓转变为全体抓,合力抓。紧紧围绕“创造良好生活环境,营造向上学习氛围,畅通高效沟通渠道,督导宿舍安全卫生,结对实现困难帮扶”的工作主题,通过网格化管理,达到学生情况全面掌握,矛盾化解,管理到位的目的。

(三)精准引导

针对不同年级工作特点,着力开展精细化网格服务管理工作。大四年级网格员推动考研就业指导工作进宿舍,精准帮助,精细指导,把握好学生发展动向;大三年级网格员带头宣讲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协助辅导员做好班级宿舍管理台账;大二年级网格员主动宣讲考风考纪,做好学风建设,厚植爱国情怀与奉献精神;大一年级网格员自发带头制定班级、宿舍管理公约,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大学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责任编辑:叶珂含
知行社区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特点,通过构建网格化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日常管理服务的“精细化”模式。
天津仁爱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一线原则”,推动领导、思政、管理、服务力量下沉社区,打造三全育人新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