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吕培明与学生共话研究生生涯与职规划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学期在西南二楼开展驻楼导师工作站建设。
2021年10月13日晚,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吕培明教授走进西南二楼社区,与21级研究生新同学就“研究生生涯与职业规划”展开亲切对话交流。同济大学财务处处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志良,新生院党委副书记、学研工部副部长崔莹,财务处党支部副书记邹小岗,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陆丽君主持。
讲座伊始,吕校长表达了对驻楼导师工作站建设的肯定和支持,并以同学们身边放置的正能量标语牌为话题引入,和同学们展开了热切交流,迅速拉近了与同学们的距离。而后他从自身的专业出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为同学们详细解读了大学阶段的专业与职业生涯的关系,整场交流氛围轻松热烈,内容引人入胜。
在谈到研究生新同学如何处理研究生阶段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时,吕校长提醒同学们要厘清专业与职业的区别和联系,要放眼未来,莫将当下的专业学习局限于未来的职业选择与职业需求层面,特别是要摒弃以职业需求为唯一导向进而将专业的学习变成技能学习的做法,应当理解大学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学习是对自身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同学们应把握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时光,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素质的提高,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社会。就这一问题,他生动地结合同济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向同学们阐明了大学对于人才的培养其核心在于学生卓越能力的提升。
关于在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中如何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素质,他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首先是要具有批判精神和能力,要具有质疑一切的勇气,不要迷信权威,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要不惧失败,敢于尝试,要学会多方面去考虑问题,要明白挫折的磨砺不仅会强化意志,还能提升经验的积累。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坚定自信心,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另外遇事要冷静客观,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及时反省自身,积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应对学习和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讲座最后,他对同学们表达了殷切期望,与同学们共勉,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有境界、有胸怀、有志向、有学问的人!
朱志良教授以本届及上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为例,勉励同学们要主动寻找和树立矢志科研,不断探求的“兴趣”。面对科研不要畏难取巧,而要将这个“巧”发挥在科研思路和方法上,要具有颠覆性思维,敢为人先,敢辟蹊径。崔莹老师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勉励同学们把握在学校的时光,坚定自己的内心,不断探索和激发自身的潜力。
随后,吕培明副校长、朱志良教授和崔莹老师一同就同学们提出的关于“怎么看待受疫情影响后,高校毕业生倾向于选择公务员类稳定的职业岗位?”、“面对当下快节奏的社会,青年人怎样处理‘躺平’与‘内卷’,坚定自信心?”、“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平衡科研成果产出与科研能力提升?”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解答与拓展,引导和激励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远大志向,勉励并号召同学们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命相融合,积极投身到中西部地区等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岗位中去。
近两个小时的活动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起了热烈的反响,也使得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研究生学习和生涯规划时有了更为清晰的方向和目标。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