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城大劳动教育实践丨回顾,我们这一年

发布时间:2025-01-24 09:08:19 王宁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2024年天城大学工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落实教育部和天津市关于劳动教育的各项部署要求,充分发挥我校劳动工坊优势,奋力推进“品牌强校”行动,以劳动教育为抓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实践能力培养贯穿学校培养人的全过程,让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落实方针政策情况

2024年4月底,学工部、校团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教育部、天津市和学校关于劳动教育各项部署,根据《天津城建大学劳动教育社会实践与劳动周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天城大党学工〔2021〕44号)相关要求,制定《关于开展“劳动工坊促成长 品牌强校我践行”劳动周主题活动的通知》(天城大党学工【2024】23号)文件。结合工作实际,围绕“以劳明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立志”五条主线,以劳动教育为抓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劳动工坊促成长 品牌强校我践行”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1737679132293.png

劳动教育实践开展情况

1.构建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工作体系情况。2024年,学工部、校团委坚持五育并举,充分挖掘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把劳动教育社会实践与思政教育、勤工助学、创新创业、实习就业、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相结合,构建“六位一体”的劳育工作体系。(1举办劳动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邀请卓·築劳动教育示范工坊、土木·思远劳动工坊、工程机器人创新实践名师工作坊等劳动教育示范工坊开展经验交流分享;(2)开展景观小品设计大赛、节水作品征集大赛、桥梁模型制作大赛、“华测杯”测绘技能大赛、科普体验与科学小制作、急救技能培训、剪纸衍纸手工制作、美艺比赛、纸鸢文化节、拾装达人秀、“寝文并茂”宿舍文化节、泥塑文化节等各类劳动教育活动12场,覆盖学生4000余人;(3)组织开学“劳动教育第一课”等公寓劳动实践,覆盖全体学生开展卫生大扫除和量化考核评比4次;(4)扎实开展大学生创新竞赛、基础学科竞赛,搭建学生科研训练和实践平台,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学院发挥专业优势,参加全国、天津市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600余项,覆盖师生两万余人次;(5)将雷锋精神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设立“学雷锋”劳动志愿服务劳动岗,撰写“新雷锋日记”500余篇。(6)加大规模开展 “三下乡”、“返家乡”、社区报到等社会实践,2支实践团队入选2024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乡村振兴“笃行计划”专项行动,6支团队获评天津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6人获评先进个人。

1737679246720.png

1737679284626.png

1737679329916.png

2.劳动教育社会实践课程的落实、保障和监督情况2024年,落实2024-2025学年教学任务安排相关要求,督促指导各学院按照文件要求落实劳动教育社会实践课程的组织、管理和考核等工作,做好学生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学时评定与成绩管理;联合外国语学院开展首届多彩宿舍文化节,邀请校关工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退休教师李巍作“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奋力续写中华文明新辉煌”主题讲座;落实《市教委市总工会关于开展“同上一堂劳动教育课活动暨2024年天津市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的通知》工作要求,组织各学院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播讲工作,课程播讲切实做到了本科阶段各年级、各班学生全覆盖

1737679390812.png

三、劳动实践基地建设情况

1.校内“善建”劳动教育工坊建设和使用状况。自获批校级劳动教育示范工坊以来,不断完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精准明确发展定位、理念目标,逐步探索构建“1·2·5”劳动教育新模式,培育劳动教育实践品牌特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工坊以科研项目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建设为载体,定期召开劳动教育专题研讨、交流分享等,不断总结、凝练、升华建设经验,2024年3月,《探索“1·2·5”劳动教育新模式,打造“劳动+”实践赋能新生态——以“善建”劳动教育工坊为例》获评2023年度天津市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案例一等奖;(2)工坊立足“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发挥空间育人功能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开展“手绘书院里的草木春生”“‘聆听花开·感悟生命’园艺心语——压花书签、曼陀罗绘画、折纸”等创意活动,以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文化体验,不断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3)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开展“‘研’值拉满!‘老’传少承”“建园书院与你一建‘粽’情”端午节主题文化活动,打造“劳动+文化”主题特色品牌活动,引导学生用双手感触中华民族伟大的劳动精神;(4)依托工坊,深度挖掘“学雷锋”品牌育人特色,利用学生社区智慧平台,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岗位板块,推动数字赋能与劳动教育相结合,2024年度发布岗位18期,主要包含助老服务、就业核查、招生宣传、量化检查、安全宣讲、岗位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参与学生累计2000人次

1737679443899.png

1737679482536.png

1737679513480.png

1737679540187.png

2.劳动教育实践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情况。按照劳动教育资源建设强导向、抓示范、建机制、显特色的工作思路,突出以促进学生劳动实践为核心,每年四月最后一周举办学校“劳动周”系列活动,常态化组织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和社会服务劳动。(1)日常生活劳动板块:宿舍卫生大扫除、内务整理以及与劳动有关的生活常识讲座、急救技能培训、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形式。旨在通过日常生活劳动,提升独立处理个人生活事务和独立生活的技能。(2)社会服务劳动板块:校内服务性劳动,如校园卫生责任包干、各单位、部门劳动实践公益岗位、协助专业教师或辅导员做好教学和学生管理服务性工作等;各类社会调查、科技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1737679603099.png

1737679631314.png

1737679664827.png

1737679691941.png

3.开展“劳动周”系列活动情况。2024年4月23日至30日,学校充分发挥我校劳动工坊优势,奋力推进“品牌强校”行动,以劳动教育为抓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实践能力培养贯穿学校培养人的全过程,以“劳动工坊促成长 品牌强校我践行”为主题,开展了“以劳明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立志”劳动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组织全校本科生同上一堂劳动思政大课,各二级学院以主题班会、团课、党课等为载体,通过学习研讨、视频观摩等形式组织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劳动教育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地位,凝聚强化劳动教育是必修课、必答题的思想共识,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认识,涵养劳动情怀,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2)开展文明宿舍——系列标杆宿舍创建评选活动,选树累计53间“党员标杆”“学风标杆”“就业标杆”“文明标杆”宿舍。(3)结合专业特色,开展以“巧手慧心引时尚,变废为宝塑新篇”为主题的“拾”装达人秀暨劳动教育汇报展演活动。

1737679730865.png

1737679762693.png

1737679792586.png

4.特色实践基地建设情况。1)深化“劳动+党建引领”品牌建设,依托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入党申请人代表赴西青区创美助残农场开展一场特殊的劳动实践活动,营造了“幸福劳动+价值浸润”的良好氛围。(2)天津市“红色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天津城建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中心暨古琴弦歌基地组织了首届“华服·海棠”杯天津市古诗词吟唱与弦歌邀请展演,作为学校“美遇津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1737680806455.png

1737679863038.jpg

四、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学工部注重劳动教育师资(兼职)培养,以学工队伍为抓手,打造纵横交叉联动育人体系,以满足学历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学生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善建”劳动教育工坊为阵地,定期召开学工系统劳动教育工作培训研讨会,联动各学院负责劳动教育工作的学生工作教师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社会实践。先后邀请校内市级劳模德育导师开展主题宣讲,努力形成以兼职队伍为主的师资团队,形成劳动育人合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劳动教育。

五、评价情况

为进一步总结推广有关我校劳动教育工作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充分挖掘班集体和学生在日常生活劳动和社会服务劳动方面的典型做法和创新举措,组织开展2024年度劳动教育先进班集体和优秀学生劳动能手评选推荐工作,旨在引导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劳动教育价值取向,有互助友爱、健康向上、遵纪守法、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诚实劳动、勇于实践创新的良好风气。经各二级学院组织评选、推荐,学工部审核,共计评选35个劳动教育先进班集体和137名优秀学生劳动能手。

1737679915627.png

各学院坚持五育并举,打造特色鲜明、贴近生活、丰富多彩品牌。建筑学院依托卓·築劳动工坊引导学生为革命丰碑展馆中心广场设计具有革命历史建筑、红色文化遗产元素的校园景观小品;土木工程学院先后组织“土木学院焕新工程”“土小木变身鲁小班-土木砼心工匠坊实操演示”“土小木之家系列主题活动”等活动;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将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美育、校园文化、志愿服务、一站式社区建设等多项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构建“劳动教育+N”育人模式;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结合专业特色,举办以“巧手慧心引时尚,变废为宝塑新篇”为主题的“拾”装达人秀暨劳动教育汇报展演;经济与管理学院组织安排大一学生每周值班打扫机房、实验室和办公室等场所;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组织“以劳明德”节水作品征集大赛;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以实验中心为依托,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实验室设备整理、设备维修、卫生打扫等义务劳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以学院echo回响设计工作室为依托组织学生开展“美艺比赛”;地质与测绘学院先后组织“经天纬地劳动工坊——测绘仪器实操”、“最美劳动节”等活动;城市艺术学院依托“三下乡”社会实践开展了多次主题墙绘活动;外国语学院开展首届多彩宿舍文化节;理学院开展“我为同学做件事”“爱上实验室,劳动最光荣”“科普体验与科学小制作”等系列活动;国际教育学院举办"团扇为画 古琴悠扬"劳动周主题活动;国际工程学院开展“生命‘急’刻启航,健康‘救’在身边”急救技能培训活动。

1737680023942.png

1737680483098.png

接下来,天城大学工系统将进一步创新设计“劳动周”活动内容,在充分调研市属兄弟院校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的基础上,推动劳动教育社会实践课程改革,选树年度劳动教育优秀典型,多举措开展劳动教育实践专题研讨、沙龙分享等活动,不断拓宽劳动育人的社会实践途径,切实提升劳动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责任编辑:王宁
天城大充分发挥劳动工坊优势,奋力推进“品牌强校”行动,推进五育融合,多举措开展劳动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育人号是天津城建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试点工作自媒体宣传平台,用于全方位展示建设进展情况、特色做法、典型经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