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艺美院美术学院学风建设月活动之古典油画创作线上展:探索艺术与生活的交融之旅成功举办
当代,新观念、新媒介不断涌现,古典油画技法在当代语境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本次古典油画技法课程作业展,学生们的作品在坚守古典油画材料特性与技法规范的基础上,运用写实手法,将目光投向当下生活的寻常物件,进行陌生化表达。从捕捉日常的诗意到追溯传统的印记,以独特视角赋予“静物”新的文化内涵。
现代静物:捕捉日常的诗意
《榴韵·轮回的生命旋律》 30cm*40cm
魏思雨
在这幅画中,青涩的石榴、红色的石榴、凋零的石榴,宛如生命轮回的生动写照。
青涩的石榴,带着淡淡的绿,象征着生命的初始阶段。如同呱呱坠地的婴儿,充满着未知与希望,蕴含着无限可能,正待时光的滋养与雕琢。
红色的石榴,色泽艳丽夺目,是生命蓬勃发展的象征。此时的生命,如同青年到壮年时期,活力四射,散发着成熟的魅力,尽情绽放光彩。
凋零的石榴,表皮灰暗,尽显沧桑,代表着生命走向尾声。但这并非终结,而是生命新一轮轮回的开始,恰似自然界的四季更迭,旧的生命逝去,为新生命的诞生积蓄力量。
从青涩到成熟,再到凋零,这篮中的石榴无声诉说着生命的轮回,揭示着生命的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柿影成双》 30cm*40cm
于浩然
这幅画两只柿子被放置在画面的中间位置,形成对称的布局,这暗示了“双影”的秩序感。如果将阴影视为“另一个自我”,那么这幅画象征着人的双重性。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阴影则代表真实的自我或内心的欲望。
对称的布局还暗示了秩序,但倾斜的光线又打破了这种平衡,形成动态的哲学张力。这种设计意味着人既可以保持秩序和平衡,也可能被内心或外界因素所打破,从而引发观者对于“存在本质”的思考。
此外,画中的柿子作为静物,成为观者凝视的客体,这也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或许可以让人们从平凡的事物中寻找美和意义,激发观者的想象力和思考力。
《书香果意》 30cm*40cm
申雪
这幅画是一个关于知识、自然与生活的寓言。它告诉我们,知识是我们探索世界的钥匙,自然是我们汲取力量的源泉,而生活则是我们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的舞台。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学会了珍惜知识,用心去阅读每一本书,去感受每一个文字背后的智慧与力量;我们学会了感恩自然,去欣赏每一朵花的绽放,去聆听每一声鸟鸣的欢唱;我们学会了热爱生活,去品尝每一种水果的甘甜,去体验每一个瞬间的美好。
让我们像这幅画一样,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知识、自然与生活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不忘欣赏自然的美好;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不忘汲取知识的力量。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充满意义。
《幽暗中山楂红的那缕亮色》 30cm*40cm
叶威
黑暗里的一线生机,那鲜艳的红色山楂蕴含着希望与活力,于深沉的黑暗之中显得格外醒目,仿若黑暗世界里的一点璀璨星光。然而,苹果上的裂痕却无情地揭示出,这原本象征希望的色彩,随着时光的悄然流逝,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瑕疵与裂痕。这就像是在说,完美无缺的希望在现实世界里是不存在的,它总会遭遇各种缺陷与挑战。
画面里山楂从高到低的排列方式,像是希望在逐渐走下坡路,而色彩从鲜艳逐步转变为黯淡,这种变化生动地暗示着希望正在一点点地衰退乃至最终走向消逝。通过这样的画面布局和色彩的细腻变化,深刻地传达出希望与现实之间那复杂且充满矛盾的关系。
《老皮鞋》 30cm*40cm
章永康
一双老皮鞋静默地躺在画布上,褶皱的皮革、斑驳的鞋面、磨损的鞋跟,每一处细节都像一本摊开的日记,书写着被岁月侵蚀的痕迹。在古典油画的笔触下,这双鞋不再仅仅是日常的穿戴之物,而是被赋予了神性的叙事者——它目睹过晨昏的交替,丈量过泥泞与坦途,承载着一个人的重量与时代的尘埃。
对抗速朽的宣言在这个推崇新潮与效率的时代,老皮鞋的“旧”成为一种温柔的抵抗。它拒绝被消费主义定义为“过时”,反而以沧桑的质感证明:真正的永恒不在于崭新无瑕,而在于坦然接纳时间的雕刻。当古典油画的笔触抚摸过每一道裂痕时,它完成的不仅是对一双鞋的摹写,更是对生命韧性的礼赞——正如古罗马废墟在夕阳中闪耀,老皮鞋的衰朽本身,已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新生。
灰暗的背景与南瓜的鲜亮形成对比,这暗示着生活中虽然会有困境和不如意,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如同南瓜)依然能够闪耀。
民族文化:追溯传统的印记
《薪火蓑传》 30cm*40cm
顾绍丽
希望通过“薪火蓑传”的提示,从画面中蓑衣这一具体元素,联想红色精神的传承,把抽象的精神内涵和具象的生活物品相联系,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增强艺术感染力。
《鱼纹瓷韵》 30cm*40cm
从风格上看,这属于写实风格的静物油画,画家通过细腻的笔触和色彩的运用,逼真地表现出碗的质感和立体感。在文化寓意方面,鱼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象征着富足和吉祥,这为作品增添了一定的文化内涵。而深色背景的处理,不仅突出了主体,还营造出一种静谧、沉稳的氛围,引导观者将注意力集中在碗的细节上。
《革命之路》 30cm*40cm
蔡文雅
草鞋,不仅仅是简单的鞋履,它是历史的见证者在革命战争年代,是战士们艰苦奋斗的象征。它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记忆,代表着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革命精神。
通过对草鞋的细致描绘,如草鞋的材质纹理、编织的细节以及磨损的痕迹等展现出独特的艺术质感
草鞋,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一个缩影。它让人联想起那个特殊时期,战士们为了理想和信念,在艰难困苦中前行,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斗志,是对革命先辈们英勇奋斗的生动诠释,体现了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将草鞋在画面中处于中心位置从而引发人们对其背后故事的遐想 采用朴实的色调以契合草鞋所代表的质朴与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