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成长与超越 | 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幸福生活,从心开始》

发布时间:2025-03-28 16:18:39

在充满生机的三月,正值“3·20”国际幸福日前夕,商学院心“晴”物语心理健康教育周系列活动正热烈展开。3月19日,商学院财经科学馆215报告厅举办了一场以“幸福生活从心开始——探索自我成长与超越”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了苏州大学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中心专职教师徐爱兵老师主讲。徐老师凭借其深厚的心理学背景和丰富的实践临床经验,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探索内心世界的窗户,奉献了一场关于心理健康与自我觉醒的精彩讲座。此次讲座不仅深植了心理学的智慧精髓,还触动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幸福真谛的深刻省思与领悟。

微信图片_20250328161615.png

讲座伊始,徐老师直击大学生群体普遍面临的心理困境——自我怀疑与否定。他提到,在学业负担与复杂人际关系的双重压力下,不少学生容易掉入自我否定的陷阱,这种现象在大学校园中颇为常见。徐老师着重指出,学会照顾自己,关注身心健康,是大学生活的重要课题。他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自身需求,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到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每一层次都应当被关注。通过自我反省、实际操作和社会对比,学生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理解认知模式对情绪及行为产生的深远作用。这一过程不仅是对个人自我的深入探索,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全新审视。

徐老师针对培养乐观自信,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从日常小事着手,发挥个人长处,增强执行力,并主动寻求社会支持与反馈,以微小进步促成显著改变。他强调,幸福生活需逐步累积与不懈努力。在认知重构与情绪管理方面,徐老师简明扼要地阐释了认知重构技巧,指出调整不合理信念与思维模式有助于应对挑战。情绪管理则在于接纳情绪,通过理性思考与寻找反例来拓宽思维,以积极自我对话替代消极暗示,减轻情绪困扰,促进问题解决。认知重构还能促使我们由问题聚焦转向解决方案导向,以正面态度拥抱生活。

微信图片_20250328161641.png

在大学生活中,自我照顾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同等关键。徐老师告诫同学们,平衡地学习照顾自己的身体、心理健康以及人际互动,是维系大学生活和谐稳定的基石。构建高质量的人际交往圈,积极寻求同伴的理解与支持,能够有效提升自我照顾能力。克服内心的羞愧与羞耻感,将求助视为一种合理的行为,不仅能加深人际关系的深度,还能让彼此在相互扶持中减少孤独感,共同前行。

最后,徐爱兵老师送给同学们一段充满力量的话:“当你祈祷能看见奇迹,你是否相信,那答案就是你。世界因为你,在痛里有感动。”这段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同学们前行的道路。幸福生活从来都不是外在条件的堆砌,而是从内心深处生发出的积极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学会照顾自己,学会调整认知,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幸福生活自然会如约而至。

讲座现场氛围热烈,同学们反响积极,与徐老师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徐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与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同学们对心理健康与自我认知有了更为透彻的认识。讲座结束后,众多同学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决心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迎接大学生活,致力于实现自我成长与超越。这一现象充分展示了专业指导与启发对于学生深刻认识心理健康重要性,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的积极作用。

本次专题讲座作为商学院心理健康周的重要活动之一,成功搭建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平台。学院将持续聚焦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策划并举办更多元化的活动,旨在帮助同学们在大学旅程中幸福成长,从心灵深处出发,勇敢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蒋闰蕾
自我的成长与超越 | 商学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幸福生活,从心开始》。
苏州大学深入实施“铸魂逐梦”工程,精心打造富有苏大特色、符合思政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育人综合体,建设时代新人培育新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