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试·大胆探索|苏州大学未来校区开设“X+ai”人工智能基础通识选修课!

发布时间:2025-03-19 10:20:54

2025年3月2日,由苏州大学携手世纪互联、中关村超互联联盟联合打造的“X+ai”人工智能基础通识选修课在未来校区正式开课!

课程以“从0到1的AI启蒙”为核心,以跨学科融合与产学研协同为亮点,深度融合前沿技术与实践应用,致力于为全校学生打造一门“零门槛、全开放”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赋能各专业,培养具有深厚人工智能素养、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具备突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微信图片_20250319100038.png

王进老师和他的数字人一起上课

开课仪式上,苏州大学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进老师作为课程的首位主讲人,详细介绍了课程的培养方案。课程以“4个核心模块+1个拓展模块”的架构为核心特色,涵盖“走进AI时代” “AIGC工具应用实践”“AI技术基础”“AI未来发展”四大核心模块,以及“X+ai交叉融合”拓展模块。课程设计聚焦于AI的基础知识与技术实践能力培养,同时为跨学科拓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微信图片_20250319100442.jpg

“X+ai”人工智能基础通识选修课程核心架构

随后,王进老师以“AI简介与时代机遇”为主题,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AI探索之旅。首节课内容涵盖人工智能的历史沿革、国家战略需求、AI技术现状及应用等多个方面,帮助学生快速构建对AI的系统性认知。

微信图片_20250319100959.png

微信图片_20250319101002.png

值得一提的是,王进老师设计了丰富多样的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参与,亲身体验AI技术的魅力。通过直观感受、实际操作和互动讨论,同学们对AI技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点燃了他们对AI技术的热情。

作为苏州大学未来校区人工智能赋能专业建设创新改革的重要一环,“X+ai”人工智能基础通识选修课的开设,意味着苏州大学未来校区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领域迈出了创新探索的重要一步。以本课程为基础,未来校区将延伸开设“M”门新生研讨课/专业选修课,并打造“N”个跨学科交叉融合项目,形成可持续的“1+M+N”AI通识教育生态。通过“通识课-研讨课-项目实践”三级体系,校区将持续提升学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其他专业交叉融合发展。


责任编辑:蒋闰蕾
苏州大学携手世纪互联、中关村超互联联盟联合打造的“X+ai”人工智能基础通识选修课在未来校区正式开课!
苏州大学深入实施“铸魂逐梦”工程,精心打造富有苏大特色、符合思政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育人综合体,建设时代新人培育新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