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城市学院:以“一站式”二级心理工作站 创新校园心理健康服务新模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号召,全面提升心理育人水平,自2023年5月起,苏州城市学院全面推进各二级学院“一站式”二级心理工作站的建设工作,至2023年11月,7个二级心理工作站完成建设并有序开展工作。
一、架构精研:筑牢心灵防护“桥头堡”
2023年4月,学校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青少年生命健康关爱工作的部署要求,精心统筹谋划“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行动这一“一把手”工程,迅速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领衔的工作专班,并制定《苏州城市学院“润心”行动实施方案》。专班每年定期召开3—4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会议,精准研判形势、悉心听取汇报、妥善解决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即“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务站总站)通过定期发布《心理健康教育月度重点工作清单》及《学期及年度重点工作计划表》,有力保障学校心理育人体系的整体规划与高效统筹。
为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健全全员参与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机制,各二级学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指导下,构建以心理辅导员为核心,心理委员与宿舍长协同的组织架构。学院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定期组织会议深入研讨,围绕心理健康核心知识与技能开展丰富多样的培训活动,通过多元形式切实提升队伍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为及时察觉与化解学生心理问题筑牢坚实根基,为校园心理健康防护网编织紧密纬线。
二、宣传巧布:拉紧危机预警“安全弦”
秉持将心理健康服务深度融入学生社区生活的理念,各二级学院创新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宣传模式。线下依托班主任、心理委员与宿舍长等群体深入宣传;线上借助官网、公众号与班级群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咨询预约指南等信息,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咨询服务信息全覆盖且精准触达,让学生求助无忧。
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警工作是校园心理健康安全体系的核心关键。各学院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学院实际状况,依据“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的基本原则,构建起“学院—班级—宿舍”三级联动、层层递进的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网络体系,并制定学院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流程,在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委员等层面开展实战模拟演练。此外,为切实做好学生关怀关爱工作,各学院编制了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手册,建立并完善常态化的学生日常联系机制,确保在重要时间节点精准开展心理工作,动态监测学生心理状况,让关爱伴随学生成长,为校园心理健康防护网筑牢坚实堤岸。
三、活动多元:开启心灵成长“繁花路”
各学院紧密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色与学生实际需求,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导向,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本年度累计达62场。
(1)德育铸魂,点亮心灵灯塔。心E站为搭建家校共育的桥梁,开展学院新生家长会,促进家长与学校的深度沟通与合作;“聆心”工作站开展的“我有一点‘掏心话’”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倾诉心声、释放情感的平台,让他们能够勇敢地表达自我,增进自我认知与人际交流。
(2)智育启航,驱散心灵迷雾。“馨煦之窗”“一站式”学生社区心理工作站举办的读书会活动,以书为媒,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人生,舒缓压力,提升心理调适能力。
(3)体育健体,锻造心灵铠甲。同“芯”协力心理工作站开展的江南船拳体验活动,将传统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过程中,锤炼意志品质,增强自信心与团队协作精神。
(4)美育沁心,绘就心灵画卷。“新心相愈”心理工作站组织的“画出情绪,封存美好”活动,鼓励学生通过绘画艺术表达内心情绪,将负面情绪转化为创作的动力,同时留存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绘心艺”心理工作坊的心理漫画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意与想象力,以漫画的形式展现内心世界,促进自我表达与心理成长。
(5)劳育塑志,筑牢心灵根基。“小橘灯”心理工作站开展的“寓劳于心,寓教于行”活动,将劳动实践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收获的喜悦,感悟生活的真谛,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与责任感。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
苏州城市学院“一站式”二级心理工作站的成功建设与高效运行,是学校积极践行“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心理育人质量的重要里程碑。在未来的工作中,学校将持续优化完善“一站式”二级心理工作站的运行机制与服务功能,努力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助力每一位学生在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