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遗址出土神灵形像的复原研究》讲座纪要
2024年6月12日晚,山东大学特聘教授王青老师在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120学术报告厅带来了题为《二里头遗址出土神灵形像的复原研究》的精彩讲座。
讲座伊始,陈小三老师代表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王老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
首先,王青老师简述神灵考古,即在先秦时期以神灵崇拜为中心形成的精神信仰,通过交感思维和各种法器来沟通天地人神作为早期中国精神文化的重要内涵。讲座主要针对1959年以来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丰富的文化遗存中以雕刻手法装饰和表现神灵形像的陶器为主体研究对象,通过扫描复制残缺形像的拓片或照片,借助电脑“反色”功能将拓片的白色线条转换成黑线条,再参考其他相关出土资料对形像全貌做细致勾勒和复原,并用电脑“复制”功能以求恢复残缺形像,使其左右对称,最后通过一系列的修饰和完善获得用黑线条勾画的完整形像,使其在初步复原的基础上,引用相关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对这批神灵和动物形象进行深入讨论。
随后,王青老师为我们详细解读了二里头出土的诸形像的分类,大致分为了龙神像、云目纹神像、鱼纹神像、鼋纹神像、高羽冠神像、兽面神像,其中龙神像数量最多,大致可分为侧视全身龙、俯视全身龙、正视全身龙和正视龙头四种形态。而龙神像的塑造方式又可分为刻划、镶嵌等,根据外形与现代生物进行对比认为二里头的龙形象主要分为两种,即蛇龙和鼍龙,分别来源于于蛇和鳄鱼,其中蛇龙较多,其特点是身体细长,无角、鳍、足; 鼍龙较少,特点是身体较粗,有角、鳍和足。龙神像所在的器物材质种类也较多,尤多见于陶透底器,王老师认为该器物多用于作法的法器或祭器,并根据龙神像出土数量在全部神像中数量最多,认为夏人以龙神像为主要的崇拜神或图腾神,与商代的兽面神像崇拜截然不同。高羽冠神灵形象外观与鸟类羽毛相近,反映了这一时期的鸟崇拜,除二里头外,在陶寺、石峁遗址均有所发现,表明了夏人继承了此前的良渚文化、大汶口、龙山的重要文化和艺术传统。且王老师认为高羽冠神灵形象的出现再次证明了二里头文化受到了东方考古学文化因素的强烈影响。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兽面神像应是商周时期的“兽面纹”的直接源头,是当时人们崇拜的神灵形象之一,但其流行程度不及龙神像,在商周时期经过一系列的拣选,兽面纹逐渐成为地位最高的神灵和商周青铜器的典型纹饰。而云目纹、鱼纹、鼋纹神像则数量较少,部分具有写实意义。鼋本身即为大龟,反映了当时二里头人民对于大的崇拜。
接着,王青老师对夏人的神像特点进行了总结归纳。其一是夏人神像的形态和表现手法丰富多样,线条遒劲疏朗,其中尤以龙神像最多,既有俯视和侧视龙,也有正视龙;既有全身龙,也有单独的龙头;既有一首龙,还有双首龙;既有一体龙,也有双体龙;既有有角、有鳍、有足龙,也有无角、无鳍、无足龙。其它神像的表现手法也有多种,如侧视的(鱼)、俯视的(鼋)和正视的(云目)等。其二,夏人神像的创作技法和表现材质也是多种多样的,采用了刻划、雕塑、镶嵌和铸造、镶嵌兼施等技法,表现于陶器、铜器、玉器和漆器等各种材质上。
紧接着,王青老师又通过考古发现与史料相结合解读夏人的崇拜与精神信仰。神像中数量最多的龙神像可根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为“鳞虫之长”,居于诸神中的崇高地位,而“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则反映不同形态的龙,例如侧视、俯视、正视的蛇龙、鼍龙,而将鼋、鱼、云目以及龟(鳖)等能在水中生存的神灵共存于同一件器物上则与《国语•晋语》中记载的“鼋鼍鱼鳖”相近,能够反映夏人在在实际生活中认识到“鼋鼍鱼鳖”都能在水中生存这一“唯人不能”之特性,具有的人所“不能化”的神性,故而才将它们当作神灵加以顶礼膜拜,包括将它们创作成神像刻在水器上祭祀,都反映了夏人想象的神界应主要是水中诸神的世界,以求通过祭祀这些能沟通天地的神灵实现消灾祈福的“世俗”愿望。
最后,王老师认为神灵形像进行复原的工作本身非常重要,神灵形像应是夏人王室贵族艺术母题的主要形式,而王室贵族艺术母题又是“早期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象征,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研究和开掘。
在提问交流环节,在场学生就神灵考古中一首双身和双首一身的龙神像的差异及先秦时期龙神像来源问题向王老师请教,王老师细致认真地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给予了在《山海经》、周代文献记载中寻以佐证的方法。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最后,师生们再次以热烈掌声对王老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