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年生活画卷——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会议纪要
2024年5月23日,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主办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进校园”系列讲座第六场在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120报告厅举行。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馆员周必素老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一千四百年生活画卷——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的精彩演讲。
讲座伊始,周老师先向我们简单介绍了贵州省进行考古工作的独特优势——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与多民族共处的文化环境,导致贵州省坐拥有大量保存相对完善完好且内涵丰富的考古遗址遗存,再加上当地考古工作人员敢打敢拼的“较真劲”,贵州省这些年来拓展出史前洞穴遗址考古、夜郎考古、土司考古、民族考古、屯堡考古、流域考古等多种考古类型,十年之内斩获五项“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更是中国首个凭借单个“土司考古”项目就拿下考古奖项“大满贯”的省份。一路走来,贵州省的考古工作捷报频传,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凝练出贵州方案,贡献出贵州力量。
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便是近年来又一重要考古项目,其前后跨越1400余年,是贵州省已发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墓地,首次完整建立起黔中地区两晋至明代墓葬发展序列,为贵州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树立了年代标尺,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然后,周必素老师从“引子、项目概况、重要发现、初步认识、价值与意义”五方面展开了介绍。
一.引子
研究大松山墓群必须对其地理位置了如指掌。从宏观位置来看,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北接川渝、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其中,贵安新区位于贵阳市和安顺市结合部、贵州核心地带,也就是平时常说的黔中地区。该区域自秦汉始,便有宜安古道、赤水河道、乌江河道贯通南北,元代开始又形成了东西向的湘黔滇古道,黔中地区的交通枢纽位置愈发显赫,人口异常繁密,这正是大松山墓群能绵延千年、规模宏大的重要原因。
二.项目概况
2021年,贵州医科大学新校区建设选址于贵安新区马场镇,基于此地既往考古发现,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带着探寻汉唐区域中心迁移的学术目标开展考古调查和勘探,由此发现了大松山墓群。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对该墓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此次发掘面积达13500平方米,共发现两晋至宋明时期墓葬2192座,出土各类文物4000余件(套)。
三.重要发现
周必素老师在介绍完大松山墓群的基本信息和发掘经过后,开始为我们详细讲述该墓群的重要考古发现。根据目前的发掘情况,大松山墓群可分为早晚两段四期:早段为两晋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共有墓葬155座,主要散布在大松山水库周围的斜坡地带;晚段为宋元时期和明朝时期,共有墓葬2037座,这部分墓葬密集分布于坟坝顶区域。
下面我们逐段分期叙述。
1. 两晋南朝时期墓葬
这一时期的墓葬共有92座,依山势排列,三五成组,墓向不一,均为石室墓,石料规整,砌筑整齐,券顶,墓前多带考究的排水沟,部分墓葬设置有墓道。
2. 隋唐时期墓葬
大松山墓群中的隋唐墓葬是贵州省目前为止遗存最多的隋唐墓葬群,这一时期的墓葬共有63座,分布规律与两晋南朝时期墓葬颇为相似,应是小聚集家族墓地。墓葬形制方面,依旧以石室墓为主,但墓室砌筑不如前期规整,这时开始流行在墓室前端砌筑凸出墓外的封门,同时开始出现少量墓坑狭长的土坑墓,墓坑狭长。
3. 宋代墓葬
宋代墓葬共计有80座,主要分布在坟坝顶墓地东部,依山势排列。石室墓墓室较窄长,墓室砌筑比起前期更显粗糙,但墓葬形制与所用石材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早期墓葬的继承;少量的土坑墓仍旧是狭长形土圹。墓葬中还出土了大量掰成数块的钱币,这些散碎的钱币被分开放置于墓室前后两端,可能具有某种特殊含义。
4. 元代墓葬
元代墓葬最为稀少,只有13座,主要分布于坟坝顶墓地北部。这一时期的石室墓墓室较宋代短,墓室砌筑不规整,石料也不规则;存在少量土坑墓,且土圹有所变宽。元代墓葬数量虽少,但出土随葬品较为丰富,多见有成套的挂饰组合、梳背、铜钗、手镯、戒指等,所用材料有宝石、银、锡、铜、铁不等,部分装饰品如葫芦形耳环颇具元代流行形制。
5. 明代墓葬
大松山墓群中以明代墓葬最为丰富,数量达1944座,集中分布在坟坝顶墓地,但墓葬朝向不一致。这一时期的石室墓较前期变短变宽,石材大小非常不规整,砌筑较随意;土坑墓数量剧增,且大小形制不一,打破关系错综复杂。明代墓葬因数量较多,出土随葬品也极为丰富,主要有陶器、漆器、碎钱币、印章、包银梳背、凤簪首、玻璃珠、铜铃等,尤其常见瓶(罐)碗组合,女性墓中更是常见有剪刀。
四.初步认识
在为我们理清大松山墓群的重要发现之后,周必素老师又为我们讲解了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整个墓群的初步认知,这些认知大致可以归纳为七点。
1. 坟坝顶墓地的形成过程
周必素老师为了能让我们直观迅速地了解坟坝顶墓地的形成过程,特意向我们展示了坟坝顶墓地的航空俯拍照片,并用不同色彩标注了两晋至南朝墓葬、唐代墓葬、宋代墓葬、元代墓葬、明代墓葬。被多种颜色标注的墓地俯视图被一张张放映,我们得以迅速观察到整个墓地的演变过程。
2. 1400年独特地域文化的接续传承
①有从早到晚一脉相承的石室墓传统;
②有较为稳定的随葬品组合和埋葬方式,均以生活用品和装饰品为主,分别出土于墓室前后两端和女性墓主的上半身位置;
③持续不变的审美情趣,对珠饰、铜银装饰品等的崇尚。
3. 不同时期的文化差异
①墓室砌筑规整程度逐渐减低,石材由小变大,墓室由长变短,墓顶由券顶变平顶;
②早期有倒葬现象,晚期几乎以顺葬为主;
③随葬器物的生活用品组合呈简化趋势,而装饰品却逐渐丰富;
④宋元明时期墓葬有典型的毁器习葬俗;
⑤早期以汉文化为主、地域文化为辅,晚段则表现出浓郁的地域民族文化特征;
⑥早期珠饰有域外因素,晚期除贝饰外,珠饰主要产于国内。
4. 宗教信仰
大松山墓群出土随葬品中有很多带有宗教气息,不乏有儒家、佛教、道教等,可谓是儒释道并重。
5. 文化的交流借鉴
①国内交流
出土有南朝时期铜鍪,证明与三峡地区有关联;
出土有隋唐时期瓷器,该器应来自于广西梧州;
出土有晚期玻璃簧形管状饰和白色透明小圆珠,均来自于山东淄博颜神镇玻璃作坊遗址;
···
②域外交流
出土有南朝时期琥珀小狮,来自于欧洲或印度洋;
出土有明朝时期海贝,来自于热带海洋,马尔代夫的可能性很大;
···
6. 食谱分析
大松山墓群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坟坝顶墓地墓主们的主要食物为稻类植物,少量个体显示其食物与新兴农作物(C4类作物)有关,可能为玉米在贵州地区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也为坟坝顶墓地明代墓葬数量剧增(实质上是当地人口的增长)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原因。
7. 族属推测
根据民族学材料,黔中地区这一使用石室墓且,喜用珠子、铃、插戴铜长发钗和银梳背的头饰、管状铜项饰、纹饰精美的铜戒指、手镯等的传统,以及多用釉陶罐牛角纹饰的习惯,均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民族文化特征,结合文献和民族材料分析,其有可能是苗族。
根据古DNA检测分析,坟坝顶M5、M40中2例明代个体的墓主遗传信息与现代南方汉族人群(以贵州、重庆等地西南汉族为代表)、现代苗族等已基本一致。
五.价值与意义
1. 大松山墓群的发掘完整地建立起黔中地区两晋至明代墓葬发展序列,建立了云贵地区历史时期考古学年代标尺;
2. 黔中地区晚期少数民族特色的增强,实质上反映了两晋南朝汉夷边界的东移(极有可能与晚期的土司管理制度有关);
见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
讲座尾声,周必素老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热切交流,耐心地解答了老师、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
最后,师生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周必素老师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