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考古实习】走进田野,触摸历史——2022级文物全科班东下冯考古队实习感悟(三)

发布时间:2024-09-07 22:57:19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夏县东下冯遗址进行田野实习已经一个月了,时光飞逝,有汗水也有喜悦,有疲劳也有充实,我们一步步感受到田野的无限魅力。以下是我们对参加实习的10位同学第3-4周实习心得体会的汇编。

董一翀:在考古发掘的间隙,抬头仰望天空,是我最喜欢的休憩方式。探方的四壁将天空框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阴天云层厚重遮天蔽日,晴天碧空如洗。天空像一面镜子,倒映着考古工作者辛勤工作的身影。在面对工作中的挑战与困难时,抬头望向被分割的天空。天空包容着烦恼与困惑,让人找回内心的平静。下工时,又会被远方的夕阳与晚霞所吸引,绚丽的色彩为一天的辛勤工作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在天空的见证下,探方工作者们继续着对历史的追寻与解读,用汗水与智慧,探究着人类文明曾经的辉煌篇章。

1.jpg

白苗苗:在这两周的实习中,最近的一次刮面经历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临近收工之际,我已然完成了将近80%的刮面工作。然而,倘若不能及时拍照留存,第二天的暴雨将会席卷而来,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而剩余的20%皆是致密的垫土,彼时的我们手指十分酸痛,早已力不从心。正当我们叹息今天的任务无法完成之时,王老师了解到情况,果断号召已经完工的同学帮助我们。他们没有丝毫迟疑,迅速下到探方,与我们一同刮完了最后的也是最难20%。刮完后,我们六人脸上都挂满汗珠,尽管很疲惫,但当我们看到刮完面的成果,都深刻感受到了团结和友谊的力量。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明白,在面对困难时,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但当大家齐心协力、携手共进,便能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逾越的难关。这不仅是一次工作上的合作,更是心灵上的交融与共鸣。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遇到何种挑战,只要想起这次的经历,想起伙伴们那坚定的支持和无私的付出,我便能充满勇气和力量,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次风雨和阳光。

2.jpg

侯瑞:崔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引领我们深入田野,在我们不知道如何区分地层时,帮助我们划分探方地层线。在崔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土壤颜色、质地、包含物等细微特征,来准确判断地层的叠压关系,进而用手铲划分出地层。这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工作,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考古学的严谨与细致,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我的观察力,更让我对古代社会的变迁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王老师则在我对考古遗迹辨识感到迷茫时,给予了我宝贵的帮助。在我们无法区分地层土与灰坑时,他耐心地讲解灰坑与地层的区别,让我逐渐掌握了区分两者的关键。灰坑作为古代人类活动的遗迹,其形态、大小、包含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而地层则是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记录着地球表面的历史变迁。王老师对我们探方的疑似灰坑分析后,让我学会了如何从宏观上把握遗迹的分布规律,从微观上分析遗迹的具体特征,这对于我后续的考古学习和研究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3.jpg

贾博航:我们的探方内遗迹现象就十分复杂。由于垫土层的原因,好多遗迹现象都压在下方,我们不得不将垫土清理完毕之后再去寻找遗迹开口。但因为垫土层分布不均匀,且存在薄厚不一的情况,硬度大,所以在清理过程中,需要慢慢用手铲刮面,还不能直接用铁锹向下,因为你不清楚向下多少,就会结束垫土层,出现新的地层或者遗迹现象。又或者垫土和下一层的底层土掺杂在一起出现的时候,就更是容易出现误判,我们就曾因为这样的情况出现对遗迹现象的盲目判别,最后发现只是因为上一层土没做干净的原因。

总的来说,过去两周最有心得的就属刮面了。领队和老师一遍遍的会要求你“你试着再刮刮看,看你这个范围画的对不对”。刚开始觉得,这是项很枯燥、乏味的工作,但随着遗迹的逐渐明了,以及相互关系的不断明晰,就觉得刮面对于考古发掘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接下来,我们将对新发现的遗迹现象进行发掘,探索遗迹的性质与功能,以及相互关系。希望可以在今后的实习当中,学到、体会到更多道理和感悟。

4.jpg

李若惜:在田野考古工作中,有时就要敢想、多想,但有时又要有原因、有依据地去想。前几天的画线一个目的是判断已出现的地层的层位关系,二则是为了寻找墓葬的范围,一个头骨的出现带给我们惊喜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它在平面上没有任何范围的表现。通过对头骨周围的土层进行刮面、局部发掘,未找到其他人骨碎片,由此推测其身体部分可能压在隔梁下,同时我们的隔壁探方在靠近隔梁的地方,发现了有明显直角的画线,推测可能为某种建筑,所以老师最终决定打断隔梁。在隔梁打掉①—⑥层后,我们两个探方合作,一边刮面一边观察,在大概刮开垫土层后,确实画出了线,不过是与隔壁建筑相连的线,而这个范围内包含有踩踏面、灶、陶器,推测其为房址,而墓葬可能被房址打破,至今仍未画出墓葬范围。

历史需要考古学的发现,才能将古人的生活场景,重现在人们的眼前,这就要求考古的严谨性和考古人的反复自我求证,我们在博物馆、书本上看到的一段文字的背后,可能是一个团队日复一日的探索求知,我们现在的发掘工作的每一个判断,都应该做到对每一个遗迹负责,履行好自己的使命。

5.jpg

李汪帆:这周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吃到了心心念念的烧烤,比如朴实的民工师傅,比如四个民工师傅大战现代坑,还有玩狼到了每当狼都会被投票出去的狼人杀,还有就是心心念念找墓葬最后发现房址的T20607。这周,在清理完并且绘制完成北壁的剖面图后,开启了我们期盼已久的打通隔梁,打隔梁最初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找到隔壁探方“消失”的墓葬,结果在我们不断的努力之下,发现了令人惊讶的结果:发现了一座小型房址。里面有灶,有踩踏面,虽然具体的情况我们并没有太了解,但是这一成果无疑给了我精神上的振奋。在发现踩踏面后,崔老师还将大家召集到一起,教我们如何识别房址和踩踏面。基本上来说,有直边,拐角,并且面积较大可能就为房址。而踩踏面具有层理,是人们一脚一脚踩出来的。好似印证那句“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在发现踩踏面的第二天,在南壁附近刮面时,王老师发现疑似“踩踏面”,兴致冲冲的告诉崔老师,结果“鉴面高手”说这是我们上周放现代坑的土自己踩出来的,真的很有趣。

随着探索的深入,我愈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深邃。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角落,实则蕴含着古代人类生活的智慧与情感,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有心人的发掘与解读。而这次经历,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于考古学的热爱与追求,我渴望能够继续在这条道路上探索前行,去揭示更多被历史尘封的秘密。

6.jpg

孟钰婕:田野考古大概就是如此,我们既对脚下充满未知的土地保持童真和好奇,又必须在数不清的无奈和失落中耐得住寂寞,沉的下心性。我们既是远古历史的见证者,又必须在一处处细微的痕迹中尽力复原古代社会。既然参与了此次考古发掘,我们就必须明确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的职责,尽力做好探方的发掘和记录工作。

走在下工路上,“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夕阳的余晖和月亮的光辉相互映衬,给无尽的旷野增添了一抹温柔的色彩,预示着一天的结束与新的开始。东下冯的日子还未结束,风景仍旧在路上。期待我们探方发掘新的进展。

7.jpg

任佳佳:身处探方之中,我的身份是多样的。时而感觉自己是一名“侦探”,在探方里搜集着破碎的证据,努力组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来还原历史。侦查过程中也充满惊喜与挑战:上一层中划定的灰坑范围,在下一层中消失不见,从而认为可能只是地层中的一部分;突然某一块区域集中出现的陶片让你怀疑自我,“是不是灰坑没有划分好”;地层线划分不清楚,向下清理之后豁然开朗,和另一位侦探相视一笑,调侃一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土第一个小件时的惊喜,被民工师傅激动的“小件!小件!小件!”逗乐;发现巨大的牛骨的新奇,忍不住拿着它炫耀一番等等,每一个探方都在进行着不同的“侦探”故事。时而还感觉自己是一名“翻译家”。如何对自己探方中的每一条线进行解读,如何对出现的遗迹现象进行解读等等,需要深入的思考以及自身对探方发掘的整体把握。

总之,无论是哪个身份,都需要我们知行合一,更加有效的解决问题。深耕田野,保持好奇心与对工作的热情,每一天都是新的体验。

8.jpg

孙慧芝:我们探方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有很多地层,这与我们位于中间有很大的关系,既有北边的紫黑色土,也有南边的垫土层,所以正确地划分地层并且正确地下地层成了我们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考古发掘要遵循“先上后下,先晚后早”的原则,这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更是对历史逻辑的深入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步梳理出遗址形成和演变的过程,所以弄清楚它们的早晚关系就尤为重要。怎样才能更准确的判断清楚呢?观察土质、土色、包含物的不同,并且要平剖面结合。

对地层的划分与遗迹的找寻更让我明白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连续而复杂的过程。不同地层与遗迹反映了不同阶段的文化特征和社会生活,它们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人类历史的长河。

9.jpg

李融奇:2024年7月22日上午,高大伦院长来到东下冯遗址,在考古工地详细了解了发掘背景和工作情况,强调同学们要安全第一,规范发掘,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要谨记发掘规程,让安全铭记于心。

回到驻地,高院长和同学们亲切座谈,了解同学们的生活状况,在欢快轻松的氛围里,高院长给同学们回忆了自己参与田野工作的宝贵回忆,激励大家在田野中实践所学知识,锻炼扎实本领,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午餐时间,高院长自费为大家购买了许多美食,大家一同就餐,共同品尝美味。在学院的关心和爱护下,我们这些考古学本科生们,在田野中挥洒汗水,茁壮成长。

责任编辑:张馨蕾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2022级文物全科班东下冯考古队实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