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象往跋山 人类家园—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的发现及考古学价值》讲座纪要

发布时间:2024-05-09 10:21:51

2024年4月26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主办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进校园”系列讲座第三讲在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120报告厅举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李罡先生带来了《象往跋山、人类家园——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的发现及考古学价值》精彩讲座。

微信图片_20240508191556.jpg

讲座伊始,李老师介绍山东旧石器时代考古的背景。山东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开始于1965年5月“千人洞”遗址的发现,同年6月山东省博物馆白云哲告知中国科学院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戴尔俭,后来经过实地调查后对遗址进行发掘,发掘出土以脉石英为原来的打制石制品。次年在山东新泰市凤凰山发现“乌珠台人”智人牙齿化石,确认标本时代属于更新世晚期,距今约5万年,这一发现也预示着山东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广阔前景。20世纪80年代文物普查工作推动了全国文物工作的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山东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主要集中在沂蒙山区和鲁东海滨,尤为重要的有1981年9月“沂源猿人”头盖骨和7枚牙齿化石的发现。1982年发掘的凤凰岭遗址,首次发现了山东地区的细石器遗存,其与苏北大贤庄遗址、桃花涧遗址、爪墩遗址等石器面貌非常接近,从而引发了关于“凤凰岭文化”等相关学术问题的讨论。

进入21世纪,山东省旧石器考古凭借外力的支援合作,继续展开了一系列旧石器考古的发掘工作,主要发掘的遗址有扁扁洞遗址(2005、2006、2011年)、黄泥梁遗址(2013年)和大珠山遗址(2013年)等,主要集中在沂沭河、大沽河以及汶泗河流域。围绕以上三大流域,山东省旧石器考古预设相关课题,从源头开始,进一步扩大旧石器遗址的发掘范围,发现有沂源高家北峪、东辉等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遗址以及东山岭、百果园等细石器遗址。在经过几年努力发掘,山东旧石器考古取得了一定成就,经过对青州黄土区、沂源、临朐等地区的调查发掘,山东旧石器考古继续探寻,逐渐锁定跋山遗址群为下一步发掘目标。

之后李老师对跋山遗址群进行介绍。跋山遗址群是以山东省沂水县跋山遗址为中心的8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总称,跋山遗址位于沂水县河奎村,北距跋山水库约300米。李老师播放了两段有关跋山遗址的实地航拍视频,让同学们对跋山遗址群的地理位置有了更直观的了解。接下来李老师讲述了跋山遗址群的发掘过程及发现。2020年7月,考古人员在跋山水库泄洪的区域探察发现了旧石器时代堆积。2021年4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沂水县文化和旅游局对跋山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随后从2021年至2023年进行持续性的发掘。累计发掘面积225平方米,出土、采集文化遗物26000余件。近8米的文化堆积保存了距今10~5万年的古人类活动珍贵证据,揭示出自晚更新世以来石器工业随环境变化而发生演进的清晰轨迹,展现了早期人类与文化发展的辉煌画卷。

除了跋山遗址,在为期3年多的发掘过程中,跋山遗址群的代表性遗址发掘工作陆续展开。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代表——水泉峪遗址、水门遗址、石器加工厂——葛庄遗址以及沂河头遗址等,这些遗址的发掘拓展了山东史前遗存分布范围,为建立沂河流域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序列和技术演变提供重要的证据,对构建山东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时空框架与重要的作用。接下来,李老师总结了跋山遗址群发掘的几大重要发现和学术价值。

微信图片_20240508191624.jpg

主要发现

1、 展现10万年以来旧石器文化连续发展的地层剖面

通过对跋山遗址群中跋山、水泉峪两个代表性遗址的考古工作,揭示出二者在地层层序、年代与文化发展序列等方面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特点,清楚地再现了跋山遗址群距今10万年以来连续发展的历史进程。

2、 四期文化承前启后,海岱地区10万年的历史脉络清晰再现

第1期为距今10—7万年的跋山遗址下文化层(第9-14文化层)。清理出古人类利用当地脉石英进行石器打制的原始活动面。石制品以简单的石核石片组合为主,主要的器型有尖状器、砍砸器,石器工具的类型较为简单。

第2期为距今7—6万年的跋山遗址中间文化层(第5-8文化层)。发掘出土石制品数量更多,这一时期的石器以石球河盘状石核为主,盘状石核的比例大为提高,与之前相比技术明显进步了。此外,还清理出炭屑及多处用火遗迹。

第3期为距今5—3万年的跋山遗址上文化层(第1-4文化层)以及水泉峪遗址中间文化层(第4、5文化层)。二者均体现出石料多样化特点,脉石英品质明显优化,有刮削器、尖状器、燧石石片等,石器呈现小型化的趋势,石器精细化程度提高。

第4期为距今2.8—2.4万年的水泉峪遗址上文化层(第2、3文化层)。这一时期石器以细石器组合为主,石器制作技术稳中求进,有所创新,有船形石核、细石叶、刮削器、锯齿刃器等,还发现有碳粒以及人类古人类的用火遗迹。

3、 首次揭示10万年前古人类对巨型动物资源集中利用情况

迄今为止,跋山遗址群已经发掘和搜集了超过五万件的标本。其中,跋山遗址独占近4万件,涵盖了3万余件石制品和1万余件动物化石;水泉峪遗址有4千余件石制品;葛庄遗址有3千余件;沂河头遗址有1千余件;而其他地点也采集了2千余件标本。在跋山遗址的第13层文化层中发现了古人类活动的迹象,这一层出土了包括古菱齿象和犀牛等大型动物的骨骼以及大量石制品。在大约30平方米的区域内,清理出了八具古菱齿象的下颌骨,这些动物骨骼的排列顺序显露出某种规律性,是当时人类利用大型动物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实证。通过现代CT扫描技术,对遗址中的石制品进行细致分析后,还发现除了狩猎和食用外,古人类还将古菱齿象的门齿用作牙铲等工具,这种用途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

4、 发现年代更早的船形细石核技术,为华北南部细石器起源的提供新证据

水泉峪遗址中出土的细石核,其主体类型显著表现为船形,这些石核普遍具有低矮的特点,平均高度仅为1厘米,鲜明地展示了东北亚南部细石器传统的典型特征。在这些已发现的细石核中,包括了从预制品到剥片初期以及废弃等各个阶段的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某些船形石核极为精致小巧,其剥片面遍布着整齐且清晰的细石叶疤痕。

对于细石器所在层位的年代测定,研究人员采用了两种测年方法,初步得出的数据主要集中在距今2.4万年和2.8万年这两个时间节点。尤其是距今2.8万年的这一数据,它使得山东地区成为了华北南部地区早期细石器技术出现的区域之一,这一发现为深入探究东北亚南部细石器的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且崭新的证据。

微信图片_20240508191656.jpg

跋山遗址群的学术价值

1、 系统完善海岱地区晚更新世古人类文化发展序列

通过对跋山遗址群的深入发掘和初步研究,已逐步构建起鲁中南及山东地区自距今10万年以来的文化发展序列。在这一序列种,脉石英成为关键原料,石器制作技术源自早、中更新世的石核-石片技术,一直发展到距今3万年前后细石器技术的出现。水泉峪船形细石核技术传统承前启后,从距今2.8万年左右开始,持续演进至距今1.3~1.9万年的凤凰岭文化,并在距今万年前后的扁扁洞遗址中仍可见其技术孑遗,这些发现推动了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文明的进程。

2、 完整揭示10万年以来山东旧石器文化发展进程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跋山遗址群揭示了10万至2万年前山东地区的地层剖面,数以万计的石制品与动物化石的发现,不仅全面展现了本地区晚更新世人类连续发展的历史进程,还成功地将散布在周边地区的简单石核-石片技术的石英旧石器遗存连接成一个整体。这证明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长期连续发展的特点。

3、 生动再现古人类应对晚更新世环境变迁的适应策略与历史场景

从距今十万年左右的深海氧同位素5阶段开始,见证了古棱齿象与犀牛等巨型哺乳动物的集中利用场景。相关的发现生动再现了古人类,针对不同的生存环境不断调整适应策略,采用不同的生活方式,为我们重现了远古祖先生产、生活的历史场景。

4、 为中国与东亚现代人起源研究再添关键证据

跋山遗址群的发现,对学术界和公众关注的现代人起源问题,即我们直系祖先的来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证据。距今6~7万年的第2期旧石器文化的发展序列,直接否定了东亚古人类灭绝的推论,展示了早期人类与文化的持续演化路径。

微信图片_20240508191727.jpg

跋山遗址群作为山东地区旧石器文化的重要代表,未来的考古工作将致力于进一步揭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山东省考古研究院通过对跋山遗址群进行保护性的建设,并计划通过多学科合作,深入探索遗址群的地层堆积、石器类型及制作工艺、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以期构建起更为完整、系统的文化序列。同时,研究院还将注重科技手段的运用,利用数字化技术、遥感技术等先进手段,提高发掘效率和研究精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跋山遗址群将为我们提供更多关于人类起源、文明演进等方面的宝贵信息,为推动我国考古学研究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讲座最后,李老师与现场的同学们进行了热切的交流与互动,并耐心地一一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相关问题。

微信图片_20240508191748.jpg

微信图片_20240508191754.jpg

最后,师生们再次以热烈掌声对李罡先生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

责任编辑:陈梓铭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进校园”系列讲座第三讲讲座内容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