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山文谷:构筑社区文化育人平台与情境
华中农业大学荟园学生社区位于校园东部,狮山南麓,南湖沿岸,总占地面积约1.5平方公里,居住学生24000余人。近年来,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围绕“一站式”学生社区文化建设构筑了平等共创、开放共享的“狮山文谷”育人平台与情景,联结和激活学生社区内的文化育人资源,促进师生融乐、激活校园创意、体验生活美学,在5平方公里的山水校园中探索建设了更人文、更自在、更开放的诗意栖居学生社区。
一、坚持“三品四转”,创新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运行模式
学校以学生社区作为主要阵地建设“狮山文谷”,坚持育人品性、学术品貌、文化品位,推动学生社区文化活动由数量型向品质型转变、展示型向参与型转变、娱乐型向涵育型转变、品牌型向常态型转变,引导学生构建求真、崇善、尚美的意义世界。
一是理顺文化建设运行机制。学校构建了“校文化建设委员会-校级文化项目组委会-校属单位文化工作专班-特色文化创意类团队”四级运行机制,实现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统一协调、优势互补、有序组织、成果共享。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注重学校管理服务部门和各学院的共同参与,吸纳有公共文化服务意愿的师生组建文化活动组委会,通过执行团队具体实施文化活动项目。每年策划组织小型、分散、自主交流的学生社区文化和学术活动,把本科生领进学术殿堂,把研究生带到学术前沿,引导学生在文化活动中找准兴趣、坚定志趣、享受乐趣。
二是强化文化建设价值塑造。把“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价值追求贯穿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全过程,推动耕读文化、红色文化、学科文化、志愿文化等有机融入社区文化空间,激发学生“为中华复兴而读书”的原动力。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师生自己动手、就地取材,以革命斗争小说《红岩》为蓝本,通过把小说、诗歌、美术、音乐、舞蹈、快闪等熔于一炉,举办“红岩”文学艺术与情境式文献特展,在沉浸式体验中观照共产党员的精神信仰和人生选择。
“红岩”文学艺术与情境式文献展上,青年大学生用原创现代舞《红岩魂》把红岩的革命英雄主义表现
三是注重文化建设评价反馈。学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以师生需求为出发点,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线上互动等形式全面收集师生的意见建议,及时优化文化活动的组织形式、开展方式、内容设计,切实增强学生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充分调动社区学生参与评价制度制定、开展活动评价的积极性,促进“狮山文谷”的完善提升,不断增强文化育人质效。
二、促进“师生融乐”,推动学生社区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皆育人
“狮山文谷”消除身份、资源、载体等阻隔,依托高品质社区文化活动,在师生共同参与下形成“三全育人”有效合力,实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皆育人,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一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创设更加民主、自由、平等、友善的“师生融乐”情境,引导师生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平等交流、自由互动、深度对话。在迎新活动中,每年师生共同策划开展110余项社区文化活动,一批富有学术建树的教授与来自各专业的新生共同聊足球、聊摄影、聊音乐;在毕业活动中,教授、院长当司机,驾驶新型农机装备载上学生在校园巡游;在体育活动中,将主席台改为师生代表观礼台,将颁奖人员改为师生代表颁奖,将精神文明奖评委由领导担任改为学生担任。
校党委书记高翅与学生在毕业季现代农机装备巡游现场
殷平教授参加青年科学家面对面谈当生命遇见足球
二是荟聚文化育人力量。“狮山文谷”荟聚了一批专任教师、管理干部、在校学生,共同致力于激活、联接、融合学生社区内各类文化育人资源,推动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落地见效。学校领导每周走进“共同空间”与学生共话成长,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年均走进学生社区参加学生文体活动500余次;学院党委副书记全员担任楼栋长,与学生共同探讨文化场域、环境改善等社区治理;全体专职辅导员全部入驻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同实践”;组织百个教工党支部与百个学生党支部结对、千余名“红色导师”与万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结对,98%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
校长严建兵参加每周四下午的校领导面对面与同学们共话大学生活
三是激发师生文化融创动力。“狮山文谷”鼓励和支持师生依托学生社区的泛在场域,自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创意实践,不同部门、学院、社团、年龄、国籍的师生都可通过自荐、他荐以及邀约等方式,成为活动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在学生社区重点文化活动中,每年由师生共同发起、组织和参与活动1000余场。
三、创设“两季三节”,丰富学生社区文化育人载体
“狮山文谷”以毕业季、迎新季、狮山读书节、狮山艺术节、狮山欢乐节“两季三节”为主线,以重大节庆和贯穿全年的特色文化项目为延展,以师生自主项目为补充,搭建了泛在可及、情景交融、五育融通的社区文化育人载体,实现了学生社区文化活动的全链条贯通、全领域覆盖、全方位浸润。
一是重点策划“两季三节”。学校在“两季三节”标志性文化活动策划中坚守书卷气、学术相,引导师生在学生社区中深度互动、思想碰撞,实现学生社区物质空间和师生精神空间的深度交融。“狮山读书节”每年聚焦一个主题,开展好书共推、好书共读、阅读接力、“书香学院”评选等活动,引导师生读好书、闻书香、品书韵;“狮山欢乐节”项目均由师生共同创意策划、组织实施、共同参与,设计了新年巡游、跨年狂欢会、新年庙会、创意之夜等活动,万余名师生共同守岁迎新年。
2020狮山欢乐节首次成立了多个部门青年干部和各学院辅导员组成的组委会,面向全校师生公开招标,并召开新闻发布会
二是拓展文化育人平台。分批建设分散性布局、整体性共享的学生社区驿站,建立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社交、精神成长需求的“百米服务圈”,为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提供环境支持,全方位浸润师生心灵。结合重要节点开展“青春告白祖国”、“五月的花海”师生合唱比赛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用好山水秀丽的学生社区自然禀赋,开展“一跑一操一游泳”特色体育活动。每年精心组织“狮山园艺节”“渔文化节”等学科主题日活动,推动科学与艺术融创。
三是支持校园文化原创。健全校园文化繁荣发展机制,培育优秀原创文化成果,在学生社区建设“狮山美学”实践基地和创意集聚区,组织“野芷原创荟”专场演出和展陈,开展“乡村遗忘的诗行”文学艺术创作营,近年来,师生原创了《我的大学是一所大森林》《狮舞山乡》等一批高品位作品,引发师生校友的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