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专业—评价—榜样”四位一体的社区治理模式
一站式学生社区始终以“服务学生成长、赋能社区治理”为核心理念,创新构建“组织引领—专业赋能—多元评价—榜样示范”四位一体的社区治理模式。通过打造“植因有你”品牌项目,激发学生参与社区建设的内生动力,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一、组织体系:网格化管理激发全员参与
(一)以宿舍长为支点,织密育人网络
植物科学技术系将宿舍作为最小治理单元,建立“宿舍长—楼层长—生活部”三级管理体系。通过授予宿舍长“标兵宿舍”荣誉、赋予其“信息反馈员”“活动组织员”“学风监督员”三重身份,形成“点—线—面”联动的网格化治理模式。例如,在“植因有你”最美宿舍项目中,宿舍长牵头组建专业团队,完成从方案设计到落地的全流程协作,有效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二)党建引领,打造“红色社区”
依托学生党支部和团组织,成立“植科先锋”党员服务队,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红色微党课进宿舍”“党员结对帮扶”等活动。
二、活动体系:专业赋能深化实践育人
(一)“社区+专业”融合式实践
以植物科学特色为核心,构建“三课堂联动”活动体系:
第一课堂延伸:将《景观设计》《植物组织培养》等课程实践环节嵌入社区治理。例如,学生团队设计“元宇宙社区花园”时,结合课程知识完成植物配置、生态规划及交互技术应用,作品获上海(国际)花展“未来花园设计师”金奖。
第二课堂拓展:开展“社区微更新”劳动实践,如利用插花技术美化公共空间、运用组合盆栽绿化社区盲区。
第三课堂辐射:荣乐街道、岳阳街道共建“绿色驿站”,组织学生为居民提供家庭园艺指导、病虫害防治科普等服务。
(二)科技赋能,打造智慧社区
引入元宇宙、物联网等技术,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植巢公社”平台。学生可通过VR设备体验虚拟花园设计,参与社区议题讨论;后台数据分析模块实时监测植物生长状态,为社区绿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评价模式:多元激励构建长效机制
(一)积分制与成长档案
推行“社区贡献积分”制度,将参与绿化维护、活动策划等纳入学分体系,积分可兑换课程学分或实习推荐机会。同步建立“学生社区成长档案”,记录个人在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维度的表现,作为评优评先重要依据。通过积分获得优秀寝室长、标兵宿舍等校级表彰。
(二)“双导师”反馈机制
聘请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组成“社区成长导师团”对学生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研讨对学生项目进行阶段性评估。企业导师评分,实现“学业—职业”能力双提升。
四、典型经验与榜样团队
(一)“植巢公社”核心团队
周清新、赵普莹老师指导的10人学生团队,以“元宇宙社区花园”项目为载体,在未来花园设计师大赛中获得金奖,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社区运营模式。
(二)植科志愿服务队
依托专业志愿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社区植科志愿”服务,寒暑期,团队赴江浙沪基地开展实践,将社区治理经验迁移至农业产业帮扶,助力当地建成“智慧农田示范点”,系部的暑假社会实践项目也在知行杯中获得上海市二等奖。
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植因有你”品牌建设,探索“社区—校园—乡村—企业”联动治理模式,为培养“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新型人才注入更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