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书院文化育人建设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关于“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的部署要求,上海大学日新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文化育人”为核心抓手,聚焦学生成长需求,统筹布局文化育人体系,创新打造“浸润式”社区文化生态,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学校特色和社区特点的“日新文化品牌”
一、空间赋能,打造文化浸润场域
书院注重以空间为载体,将文化元素融入社区环境,构建“处处是课堂、时时可育人”的立体化文化空间。书院物理空间如图书角、学习室、健身房、研讨室、文化中心目前已经建成,集装箱咖啡厅正在筹备中。并且成立日新书院小元素志愿服务队,学生作为团队成员直接参与社区空间管理,同时负责书院文化宣讲,在服务他人的同时锻炼自己;依托社区开展寝室文化节、传统节日庆典等,进一步凝聚其乐融融的书院师生关系。
二、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提供空间、机遇和温馨氛围
为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改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立足学科特色,以“师生共融、资源共通、成长共促”为目标,创新打造“一站式师生共享中心”。通过构建“问题响应—服务供给—实践育人”全链条机制,将社区建设成为师生情感联结的纽带、服务育人的阵地和协同创新的平台。开通“解忧杂货店”,收集学生问题。开放公益伞借还功能、自助打印功能等。师生共享中心勤工助学岗位50余人,服务时长达1000余小时。
三、探索“学问思辨行”的实践育人链,统筹推进协同育人
从“学问思辨行”的逻辑关系出发,聚焦养成教育,以学生为本推出特色鲜明的第二课堂品牌活动,设计循序递进的日新元素表-人才培养清单。学注重强基础、问注重解惑、思注重睿智、辨注重明理、行注重致用五个维度进行设计,内外兼修,循序渐进,发挥全程导师的积极作用。定期组织“书院全程导师进社区”系列活动,邀请优秀学长学姐进社区进行经验分享,建立以全程导师为核心、高年级带低年级、研究生带本科生的同辈互助模式。凝聚育人合力,探索人才培养的创新方法、模式及可行路径,发挥好全程导师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主导作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全程导师带领学生参与学校的创新创业项目和社会实践,实现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学业导师-专业导师-就业导师”为主要框架的导师育人模式,推动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纵深发展。而高年级带低年级、研究生带本科生的同辈互助模式带给本科生更浓厚的亲近感和对校园生活更深的憧憬。
未来,日新书院将进一步深化“文化+”育人模式,推动“一站式”社区成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育人高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日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