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说丨汪洋:创新与时代同频,创业伴理想共振
汪洋,男,中共党员,管理工程学院辅导员,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3年8月入职,现所带班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2021级-2024级。分管学院基础管理、科创竞赛等工作。
2024年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大创立项1项、省级竞赛2项、校级7项,个人获校级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次、优秀组织工作者2次以及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寒假家访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24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广大青年“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理想”。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大道不孤,正道远行。新征程上,为国家科技创新凝聚青年科技人才的磅礴伟力,让创新乐章激荡神州大地,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回首过往,我曾经也是一名“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23年底更名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参赛大学生,是一名创新创业道路上的追梦人。时隔七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给参赛大学生回信,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投身创新创业,勇攀科学高峰。读信后的我思绪纷飞,不禁回忆起那段尽是眷恋、几多遗憾又满怀收获的创赛岁月。
2015·启点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2015年的金秋时节,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背着行囊只身从燕赵奔赴齐鲁,从此七载师大求学路,一年西部支教行,八个寒暑的创业与实践,时间里的圈圈涟漪,记忆中的种种际遇,个人的理想与时代的发展紧紧相连。
2019·远行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这一年,我大学毕业,有幸入选了学校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团中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赴祖国西部重庆荣昌的偏远乡村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扶贫工作。这次支教之行除了让我感受到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的不易,更发现了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不充分、乡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等深层次问题。看着孩子们求知若渴的澄澈目光,看着当地教师因教学效果不佳而皱起的眉头,“除了短期的支教,还能为乡村教育做些什么”的思虑一直埋在我的心底。
2021·向上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2020年,国家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小康,我们都站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历史节点上。于是,回校读研后,根据2021年4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中提出的搭建社会工作和乡村建设的志愿服务平台的要求,我结合专业研究方向,组建上百人的志愿服务团队,走访调研了包括山东、河北、贵州在内的5个省份、32个地区、600余所乡村小规模学校、1200余位乡村一线教师,摸清了当下乡村教育中存在的师能偏弱的共性痛点,成立了山东省唯一一家致力于赋能乡村教师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同时也是山东省唯一一家在校生成功注册并运营的慈善组织。
在指导老师和团队伙伴的努力下,我们双创团队敢闯会创,创造性地以“一个盒子(轻量化教学资源包)、七步研发流程、五项课程板块、四大造血模式”的为乡村教师量身定制“1、7、5、4”减压赋能体系,以可持续、易复制、好推广的公益产品为乡村教师精准性减负、靶向性赋能,探索出中国乡村教育帮扶新模式和乡村教师赋能新路径。团队也因此荣获2022年山东省“五四”表彰,获评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我个人也获得2023年济南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此外,创业项目还获得了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铜奖、山东省金奖、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银奖、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国家铜奖、第八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等竞赛成绩。我从最初背上行囊走进乡村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变成了公益创业的实践者和教育公平的推动者。
2023·转角
再见少年拉满弓,不惧岁月不惧风。求学又创业的八年时间,在历史长河中恰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但对我个人来说却是一笔刻骨铭心而又弥足珍贵的校园经历、人生履历、社会阅历。研究生期间,三年创赛人,我的青春早已深深烙下了创新大赛印记、早已深深浸润了敢闯汇创基因、早已深深缔结了创新创业情缘。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2023年,我成为了一名高校辅导员,完成了从创赛参与者到创赛组织者和指导者的身份转变。新时代有新要求,高校辅导员有新使命。我结合自身创业实践经历,承担学生科创竞赛的组织任务,积极参与培育创新文化、培养创业人才、培植创造沃土的工作中,立志成为青年学子创新创业道路上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目前,由我指导的项目“塔遍山河”已获得2024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同时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中荣获山东省二等奖。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流动的中国万马奔腾,创新创造的故事每天都在这片大地上书写。广大青年学子当牢记责任使命、砥砺报国之志、练就过硬本领,让自己的创新思维与服务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把个人的创业理想与建设科技强国紧密结合,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书写无悔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