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精品|培根铸魂,强化思想引领
守从业初心,坚定而专注
在精益求精中臻于至善
思育人之道,躬身且细作
在知行合一中铸魂领航
创精品文化,突破中超越
在推陈出新中别开生面
山东建筑大学持续推进“一人一精品”辅导员精品项目建设,面向全体辅导员开展精品项目培育工作,通过打造“一人一精品”的生动局面,为辅导员队伍建设注入新活力,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2024年培育建设辅导员精品项目129项,评选出优秀项目25项。
为展示辅导员工作的创新做法和典型成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将推出优秀辅导员精品项目系列展示。
本期推出:2024年思想引领系列优秀辅导员精品项目。
“筑牢三支队伍,奏响思政强音”:以思想引领助力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学院 王培森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筑牢‘三支队伍’,强化思想引领”项目围绕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展开,旨在通过系统性培训和实践,全面提升辅导员、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依托相关文件优化结构,凭借绩效考核培养专家型人才,打破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瓶颈,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的辅导员队伍。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方面,自2008年实施“先锋行动”以来,不断丰富内涵,构建“四诺”管理体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学生组织建设方面,借助多种形式提升学生干部素质,完善相关工作体系,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干部队伍。
项目成效显著,辅导员科研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干部管理效能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与实践能力提高,相关成果获《光明日报》《大众日报》等媒体报道。该项目推广应用价值高,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上,明确职业能力标准、设计针对性培训课程,推动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学生干部队伍培养制度上,构建系统动态培养体系,结合传统与新媒体提升干部素养;学生党员队伍管理体系中,“四诺”体系明确行为准则,深化“先锋行动”激发党员模范作用,为其他高校和单位提供了党建工作新思路。
“初心+匠心”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育人体系实践研究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孙玉冰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融入红色文化意义重大。本精品聚焦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以本校调研为实例,探寻红色文化、工匠资源与高校立德树人的契合点,剖析现状问题与困境,为红色文化融入实践育人体系提供策略。
赤诚专注,初心匠心共行:以“赤诚+专注”为指引,把党史党纪学习作为重点。借周四政治理论学习、新生开学教育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契机开展实践教学。结合山东本地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书香伴锄影,耕读润心田”耕读活动,举办与劳模、工匠面对面的报告会,培育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加深对劳动人民的情感。
使命勤勉,铸魂塑材共进:以“使命+勤勉”为驱动力,坚守初心铸魂,用匠心培育人才。组织参观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结合学院专业特色,挖掘行业企业和学科优势,开展如金工实习、3D打印学习等专业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劳动技能。
信念妙艺,启智赋能并重:以“信念+妙艺”为纽带,秉持初心启智,依靠匠心赋能。创新实践育人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内驱力。举办红色话剧比赛、微党课大赛、红歌合唱比赛等活动,录制精品党课。成立大学生“鸿雁”理论宣讲团,打造红色板绘地图等一系列风格活泼、形式创新的红色产品。组织“工匠精神”大讨论、主题拍摄大赛等活动,以赛促教,以展促劳。
“四维一体”党校教育培训研究
热能工程学院辅导员 周倩
“四维一体” 党校教育培训在第二阶段的研究中,继续整合 “革命前辈团、专家学者团、校内讲师团、学生宣讲团” 四支讲师力量,系统且深入地解读党的理论知识、传承革命精神、剖析时事政治。通过打造全方位的教育培训体系,提升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与实效。
一是党校体系建设再优化,管理培训双提升。在党校建设上,依标准完善分党校管理,定制培训计划,提升主讲人素养,以此确保党校教育培训能够规范有序、深入高效地开展。
二是理论培训常态化,党课宣讲规范化。理论学习方面,入党关键环节发挥讲师团作用讲党课,秉持党建带团建的理念,开展领航宣讲活动,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团、校内讲师团、学生领航宣讲团的主力作用。
三是先锋引领展特色,党日结对促提升。紧密结合主题党日活动,宣讲团借主题党日讨论备课,持续推动党员与团支部、学习困难同学、入党积极分子等结成对子,携手共同进步,全面提升宣讲团的工作实效,彰显先锋引领工程的特色。
该围绕精品项目,精心打磨出一套科学严谨的发展党员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方法,为党员队伍注入优质血液提供坚实保障;精心编纂形成一套生动化、便捷化的党校教材,让党员教育更具活力与实效;精心打造一系列党课微讲堂视频库,突破时空限制,拓展党员学习渠道。
“红心筑梦美丽中国,青春赋能思政育人”
管理工程学院 杨卫强
山东建筑大学“美丽中国”思政育人品牌,围绕“美丽中国,青春建功”宏观叙事,聚焦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乡村振兴、生态保护、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青年主题,通过打造“美丽中国”主题实践金课、“美丽中国”劳动教育金课、“美丽中国”课程思政金课,将思政教育融入志愿服务、劳动教育、社会实践中,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血脉、砥砺家国情怀、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服务乡村振兴。
项目坚守一颗“红心”,传承“红色精神”,树牢“红色理念”,践行“红色使命”;捧着一颗“爱心”,志愿服务一方,温暖一片土地,做深做实志愿服务和社区实践;保持一颗“恒心”,将劳动教育的“鲜活教材”转化为思政育人的“生动场景”;坚定一颗“信心”,坚持思想引领和实践锻炼“双向融合”,不仅让思政教育更加生动鲜活,也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厚植爱国情怀,增强了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项目聚焦国家战略,发挥学科优势,弘扬生态文明“主旋律”,聚焦模式创新,坚持系统规划,打好实践育人“组合拳”,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青春力量,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